:::
共 1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立北門農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六十一年,五年制最後一 屆畢業後,於是成為完全的三年制高級農工職業學校。自創校以來,為適應時代潮流及社會需要,多次調整科別, 增設(變更)學制、充實設備。民國七十九年八月辦理「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簡稱延教班,招收未升學的國中畢業生,利用夜間上課,初設食品經營科,招生二屆後,於民國八十一年改設水電技術科,民國八十四年,延教班更名為實用技能班。民國八十五年二月增設營造技術科春季班,招生一屆後。民國八十六年二月改設商用資訊科。 民國八十三年八月奉令成立特殊教育實驗班,並辦理國中技藝班。民國八十六年八月,為適應...
|
資賦優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一個社會因為文化的不同,對事物價值的認定也不同,因而資賦優異一詞的定義也因為潮流的變遷而有所改變。近代心理學者和教育學者,也提出了許多不同的定義和解說。目錄1 特蒙(Lewis Terman)2 亨利(Henry)3 資賦優異年鑑手冊4 克拉克和考夫門(Clark and Kauffman et al)5 撒姆遜(Sumption)6 威蒂(Witty)7 威廉(William)8 馬丁遜(Martinson) 特蒙(Lewis Terman)資賦優異的條件之一,是智商在史旦佛本奈智力量表上需有140以上,當時人們多依...
|
狂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時勢、潮流的衰頹,如同巨浪傾瀉一般,難以遏止。如:「力挽狂瀾」。唐.韓愈〈進學解〉:「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既倒。」
|
落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事物、思想行動跟不上時代潮流。如:「現代人不用電腦就太落伍了!」
|
形式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注重形式條件,而忽略內在實質精神的思想潮流。如:「如今社會形式主義倡行,大家多用權勢地位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否,這種觀念需要導正。」
|
時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時代的潮流、趨向。《戰國策.齊策五》:「夫權藉者,萬物之率也,而時勢者,百事之長也。」
|
古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不合時代潮流,頑固守舊的人。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齣:「古董先生誰似我?非玉非銅,滿面包漿裹。」
|
隨波逐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沒有確定的方向和目標,只依從環境、潮流而行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至于那鴇兒們,一發隨波逐浪,那曉得葉落歸根?」亦指靈活應事,不落於固定形式。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九.杜少陵四》:「其一為波逐浪句,謂隨物應機,不主故常。」也作「隨波逐流」。
|
順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適合環境的變化而採取某種對策。如:「順應潮流」。
|
李春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春生轉任英商和記洋行(Boyd & Co.)總辦。他平日就有閱讀西洋書報的習慣,瞭解世界潮流與國際大事。他認為中國的自強運動不得要領,應該借鑑日本明治維新,在牡丹社事件後更主張應該自臺灣開始全盤改革。他對於公共建設也十分熱心,光緒4年(1878)捐款並督造臺北城,之後更由於督造鐵路(基隆─新竹段)獲清廷「敘五品同知,加賞戴藍翎」及其他頭銜。 日本時代光緒21年(1895)日軍登陸接收臺灣,官紳陸續潛逃、臺北城治安混亂、人心惶惶,為了儘早恢復秩序,李春生召集士紳商量,決定迎請日軍進城。初期臺灣社會反抗不斷,經常...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