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石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海邊以石塊築成的捕魚圍堤。出口朝向陸地。利用潮水的漲退,捕捉退潮時被困在滬內的魚類。湖地區多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波濤相激盪的聲音。《文選.張衡.南都賦》:「流湍投濈,砏汃輣軋。」唐.李善.注:「砏汃輣軋,波相激之聲也。」唐.韓愈、孟郊〈征蜀聯句〉:「獠江息汃,戍寒絕朝乘。」
明治維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八六八年十月二十三日改年號為明治,德川幕府將大政歸還天皇。明治天皇自即位後,一八六九年強制實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政策,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明治天皇在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促進日本的現代化和西方化,史稱「明治維新」。對外方面曾借中日、日俄戰爭勝利,占領琉球、臺灣、湖、朝鮮及庫頁島南半等地。
國立員林農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技能班 校史41年2月創校於員林鎮育英路,為縣立初級家職,校長江重槐先生。42年10月讓出校址給「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另建校舍於現址。46年3月姚成球先生繼任第二任校長。47年8月增設高級部,校名為"縣立員林家事職業學校」。57年8月改制為"台灣省立員林高級家事職業學校」,停招初級部。58年8月增設商業科,改為現在的校名。60年8月謝玉英先生接任第三任校長。62年8月增設「高級商業進修補校」,日校分為綜合商業、會計統計、綜合家政、幼兒保育四科。68年8月黎曼馨先生接任第四任校長,補校增設美容科、幼兒保育科。73年8...
天人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菊科天人菊屬,一年生草本植物。莖高約七十公分。葉互生,匙形至披針形,波狀鈍鋸齒緣、淺裂至琴狀裂。三至九月開花,頭狀花序單生枝頂。花色變化多端,主要為褚黃與紅色。原產地為南美洲,西元一九一一年左右,由日本輸入臺灣,並在湖地區馴化,目前遍生於湖野地。被譽稱為「湖人的母親之花」。
雷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打雷。空中放電發出巨大聲響。《晉書.卷九五.藝術列傳.戴洋》:「雷鳴人上,明使君當遠佞近直,愛下振貧。」《文明小史》第五三回:「華巖上更有一樁奇景,就是瀑布,有二十多丈寬,七十多丈長,望上去煙雲繚繞,底下漭騰湃,有若雷鳴。」
乘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乘坐船隻。如:「他乘船去湖渡假還沒回來。」
郭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行數、每一行的字數和韻律上,都無拘無束,任憑作者的情感自由發洩,大量使用驚歎號和反復句,將詩人青春湃、渴望反叛的浪漫主義激情,發揮得淋漓盡致。其中的《匪徒頌》、《天狗》、《地球,我的母親》和《鳳凰涅磐》,發表時都引起不同程度的震動,傳誦一時。由於這是「新文學運動」興起以後的第一部能引起讀者廣泛注意的自由體詩集,郭沫若也就因此被推許為中國現代詩歌的第一人。 參考資料 郭沫若:《沫若自傳》第一至四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崔榮昌:《四川方言與巴蜀文化》,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郭沫若:《德音錄.先考膏儒...
南進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日本帝國自明治維新至二次大戰期間的南侵政策。在西元一八七九年先吞併琉球,而後侵占臺灣和湖,最後發動侵華戰爭,占領今東南亞等地區。
特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某地特有的名產或產物。如:「鳳梨酥是臺灣的特產,常被觀光客帶回國做伴手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