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6.25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斷港絕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通行的水路。比喻無法達到目的地的錯誤途徑。唐.韓愈〈送王秀才序〉:「故學者必慎其所道,道於楊墨老莊佛之學,而欲之聖人之道,猶航斷港絕潢以望至於海也。」也作「斷流絕港」、「斷潢絕港」。
窮途之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因車行無路而悲傷。語本《晉書.卷四九.阮籍傳》:「時率意獨駕,不由征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後形容因身處困窘之境而悲傷不已。唐.王勃〈滕王閣序〉:「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花明柳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宋代詩人陸游有一首〈遊山西村〉詩,裡頭曾用「柳暗花明」來形容風景,陸游原詩詩句為「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說水路很曲折,坐船行於其上,本來以為前頭已經無路了,誰知轉個彎,本來深暗的景色,豁然開朗,出現眼前是一片明亮的景色。就是因為陸游的這兩句詩,後來「柳暗花明」可以用來比喻絕處逢生,忽現轉機。梁啟超〈外交歟內政歟〉一文有段話說:「我們讀西洋史,真是越讀越有趣,處處峰迴路轉,時時柳暗花明。」用的就是這個比喻義。
半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仙人居住在高空,因而稱登高的人為「半仙」。宋.范成大〈山頂〉詩:「翠屏無路強攀援,我與枯藤各半仙。」
末路窮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山窮水盡、走投無路
畏頭畏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亡國的下場了。現在我國的處境是前頭也怕,後頭也怕。既害怕楚國來攻,又擔心晉國來犯,當我們被逼得走投無路時,就像被獵人追捕的鹿一樣,為了逃命,匆忙之間,無法審慎選擇庇護之所。如果晉國過分威逼,鄭國在窮途末路之餘,即使會走上滅亡的下場,也會用全副兵力抗晉,或倒向楚國。後來「畏首畏尾」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疑慮顧忌,膽小怕事。
窮鳥入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投無路的小鳥投入人的懷抱。比喻窮困的人來求助、投靠。《三國志.卷一一.魏書.邴原傳》「政窘極,往投原」句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政投原曰:『窮鳥入懷。』原曰:『安知斯懷之可入邪?』」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然而窮鳥入懷,仁人所憫;況死士歸我,當棄之乎?」
天不生無祿之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定有辦法活下去。常與「地不長無根之草」併用。《醒世恆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長安》:「天不生無祿之人,地不長無根之草,難道你這般漢子,世間就沒個慷慨仗義的人周濟你的?」也作「天不生無路之人」。
楊萬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奸相韓侂冑專權辭官居家,隱居十五年不出,開禧二年(1206年)憂憤而死。臨終前寫下「吾頭顱如許,報國無路,惟有孤憤」的遺言。長子楊東山。其詩起初模仿江西詩派,後則棄之而另闢蹊徑。他在《荊溪集自序》自述:「余之詩,始學江西諸君子,既又學後山(陳師道)五字律,既又學半山老人(王安石)七字絕句,晚乃學絕句於唐人。……戊戌作詩,忽若有悟,於是辭謝唐人及王、陳、江西諸君子皆不敢學,而後欣如也。」終於自成一家,即嚴羽《滄浪詩話》所謂「誠齋體」,「誠齋體」的特點之一,是富於幽默詼諧、活潑自然,一反「江西詩派」的生硬槎椏。此對當時詩壇風...
山窮水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山窮水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山窮水盡」的意思原本是指山和水都到盡頭,根本無法可走了。在北周庾信所寫的〈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文中就用了「山窮水斷」來形容路的盡頭。深不可測的溪谷,高聳的斷崖,人馬皆無法前進,真是走到了山水的盡頭。宋代陸游的〈遊山西村〉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詩裡的「山重水複」意思也是一樣的。因為後代比較通用是「山窮水盡」,所以陸游這兩句詩經常被改為「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成語的第二個意思是從本義引申出來的,比喻走投無路的困境。清代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卷一二中有一則「李八缸」的故事,提到李八缸是一位富翁,因為他喜歡把金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