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64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撞頭搕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走投無路,到處碰壁。《朱子語類.卷四九.論語.子張篇》:「政如義理,只理會得三二分,便道只恁地得了,卻不知前面撞頭搕腦。」
挺鹿走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疑我們的忠誠。現在我們鄭國的處境是前頭怕,後頭也怕;既害怕楚國來攻,又擔心晉國來犯,當我們被逼得走投無路時,就像被獵人追捕的鹿一樣,為了活命,匆忙之間,無法審慎選擇庇護之所。如果晉國過分威逼,鄭國在窮途末路之餘,即使會走上滅亡的下場,也會用全副兵力抗晉,或倒向楚國。後來「鋌而走險」就從原文摘出,被用來指在窮途末路或受逼迫時採取冒險行動或不正當的行為。
結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果、結局,歸根結底。《水滸傳》第六六回:「畢竟梁中書一行人馬怎地結煞,且聽下回分解。」《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窮秀才結煞,除去做官,再無路可走了。」
走投沒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路可走。形容處境窘困。《水滸傳》第六一回:「又見雙鞭將呼延灼、金槍手徐寧,也領一彪軍馬,搖旗納喊,從山西邊殺出來,嚇得盧俊義走投沒路。」也作「走投無路」、「走頭無路」。
跳火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投入極端艱困、險惡的環境。如:「為了顧全大局,明知是跳火坑,他還是接下這個職務。」
2.指被迫從事性服務的工作。
末路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投無路或將死的人。如:「賭博往往讓人傾家蕩產,甚至變成末路人,世人不可不慎!」
地窮山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山窮水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山窮水盡」的意思原本是指山和水都到盡頭,根本無法可走了。在北周庾信所寫的〈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文中就用了「山窮水斷」來形容路的盡頭。深不可測的溪谷,高聳的斷崖,人馬皆無法前進,真是走到了山水的盡頭。宋代陸游的〈遊山西村〉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詩裡的「山重水複」意思也是一樣的。因為後代比較通用是「山窮水盡」,所以陸游這兩句詩經常被改為「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成語的第二個意思是從本義引申出來的,比喻走投無路的困境。清代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卷一二中有一則「李八缸」的故事,提到李八缸是一位富翁,因為他喜歡把金子...
一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概、一律。《董西廂》卷八:「許多財禮,一剗是好金銀。」《醒世恆言.卷三八.李道人獨步雲門》:「忽地回頭觀看,又喫一驚:怎麼那來路一剗都是高山陡壁,全無路徑?」也作「一剗的」、「一剗地」。
縮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袖手,不過問事情。唐.韓愈〈祭柳子厚文〉:「巧匠旁觀,縮手袖閒。」《紅樓夢》第二回:「門旁又有一副舊破的對聯云:『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借貸無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處可借貸,走投無路。如:「他信用不佳,以致急用時借貸無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