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93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背水一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臨河水擺下戰陣,原指臨敵時後退無路的拚戰策略。古書中有「背水陣」的記載,見《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傳》。後引申指陷入絕境中的決死戰鬥。[例]今天這場決賽,如想晉級,只有背水一戰。
鋌而走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春秋時代,晉、楚兩國爭當諸侯的盟主。據《左傳.文公十七年》載,有一次晉國大會諸侯,卻不見鄭國來參加,因此懷疑鄭國對晉有二心。鄭國國君於是寫了一封信給晉國國君說:我國雖小,但三年來多次朝見晉君,以人臣之禮相事,已盡了最大的誠意,但是你們還是懷疑我們的忠誠。現在我們鄭國的處境是前頭怕,後頭也怕;既害怕楚國來攻,又擔心晉國來犯,當我們被逼得走投無路時,就像被獵人追捕的鹿一樣,為了活命,匆忙之間,無法審慎選擇庇護之所。如果晉國過分威逼,鄭國在窮途末路之餘,即使會走上滅亡的下場,也會用全副兵力抗晉,或倒向楚國。後來「鋌而走險」就從原文摘出,被用來指在窮途末路或受逼迫時採取冒險行動或不正當的行為。
進退維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前進後退都無路可走的困窘處境。語出《詩經.大雅.桑柔》△「進退兩難」
山窮水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窮途末路、走投無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希望、期待。如:「但願」、「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楚辭.屈原.九章.惜誦》:「固煩言不可結詒兮,願陳志而無路。」
絕處逢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走投無路
茫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無所知的樣子。唐.韓愈〈宿曾江口示姪孫湘〉詩:「茫然失所詣,無路何能還。」《紅樓夢》第三三回:「見寶釵進來,方得便出來,茫然不知何往。」
逼上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梁山,在山東省壽張、鄆城、東平三縣境內,相傳為落難英雄聚義處。縱觀《水滸傳》書中所寫的眾多好漢大都因為受到官府、惡霸的逼迫,不得已而上梁山造反,而典源取的是「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故事。林冲原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只因太尉高俅的乾兒子高衙內看上他的妻子,就設計陷害他下獄,使得一個美滿家庭破碎。在把他刺配滄州後,又兩次派人取他性命,逼得他走投無路,只得上梁山落草為寇。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逼上梁山」,用來比喻被迫走上絕路,而做出自己不想做或不應做的事。
窮途末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走投無路,處於十分窮困的境況。《兒女英雄傳》第五回:「你如今是窮途末路,舉目無依。」也作「末路窮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幽深、陰翳。宋.陸游〈遊山西村〉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