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2.10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溫瑞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天星斗」大會等。開始矢力苦修美學、精神分析學,與「綠林分社」怡保區負責人方娥真(寥湮)相識,從此相知連袂十六年。開始在臺灣《中國時報》、《現代文學雜誌》、《純文學月刊》、各詩刊發表作品,並在香港《武俠春秋》發表武俠小說。1973年正式創辦「天狼星詩社」,(散文《龍哭千里》、小說《鑿痕》、長詩《圖騰》四部曲等),習武。在臺灣《中外文學》、《幼獅文藝》、《中華文藝》等刊物密集發表作品,以詩及散文爲主。出版第一部個人詩集:《將軍令》。在台舉辦「五方文學座談會」,辦《天狼星詩刊》而寫《四大名捕會京師》。 年底赴台深造。197...
所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相知的人。《儀禮.既夕禮》:「兄弟賵奠可也,所知則賵而不奠。」
一邱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丘之貉」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六六.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楊敞》長樂者,宣帝在民間時與相知,及即位,拔擢親近。長樂嘗使行事(隸)〔肄〕宗廟,還謂掾史曰:「我親面見受詔,副帝(隸)〔肄〕,秺侯御。」人有上書告長樂1>非所宜言,事下廷尉2>。長樂疑惲3>教人告之,亦上書告惲罪:「……惲聞匈奴4>降者道單于5>見殺6>,惲曰:『得不肖7>君,大臣為畫善計不用8>,自令身無處所9>。若秦時但任小臣,誅殺忠良,竟以滅亡;令10>親任大臣,即至今11>耳。古與今如一丘之貉。』惲妄引亡國以誹謗當世12>,無人臣禮。……。」上不忍加誅,有詔皆免惲、長樂為庶人。 〔注解〕 (1) 長樂:...
冷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寒冷和溫暖。泛指人的生活起居。如:「關心人民冷暖,體恤民間疾苦。」唐.白居易〈烏夜啼〉詩:「畫堂鸚鵡鳥,冷暖不相知。」
覆雨翻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雲,覆過手來是雨,形容人心無常。富貴時人人巴結,落魄時無人理會,已經沒有像春秋時的管仲和鮑叔牙那樣相知相交的深厚情誼了。後來「翻雲覆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常用來形容人世反覆無常,如:宋.黃機〈木蘭花慢.問功名何處〉詞:「世事翻雲覆雨,滿懷何止離憂。」後來衍申出玩弄手段之意,如元.喬吉《揚州夢》第四折:「你不合打鳳牢龍,翻雲覆雨,陷人坑阱。」到了近代,又有用以比喻男女間床笫之事,如《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四:「當下三人捏手捏腳,一直領到宜笑姐自己房中。連餐花姨也留做了一床,翻雲覆雨,倒鳳顛鸞,自不必說。」。
黔驢之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黔驢技窮」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據《全唐文.卷五八五.柳宗元》引)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後,終不敢搏。稍近益狎1>,蕩倚衝冒2>,驢不勝怒,蹄之。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3>,斷其喉,盡其肉,乃去。噫!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向不出其技,虎雖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注解〕 (1) 狎:音ㄒ|ㄚˊ,戲弄。 (2) 蕩倚衝冒:指老虎對驢子挑釁...
相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契合、投機。《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傳》:「兩人相引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驩甚,無厭,恨相知晚也。」《儒林外史》第二○回:「若遇清風明月的時節,便同他在前面天井裡談說古今的事務,甚是相得。」
廝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見。宋.辛棄疾〈夜遊宮.幾個相知可喜〉詞:「才廝見,說山說水。」《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賈妃滿眼垂淚,方彼此上前廝見。」
付與一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皆從其學。後來蘇軾被貶謫,親戚故舊多散去,唯獨王適兄弟不離左右。這首詩的內容,便是詩人處於逆境時,與相知者互相的寬慰與開釋。在面對有限的生命,榮辱由人不由己的狀況,只好安於困窘的物質生活,對這如幻境般不真實的世界,一笑置之。後來「付之一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態度毫不在意,一笑置之。有時表現的是一種豁達的人生觀,如宋人張元幹的〈永遇樂.飛觀橫空〉詞:「曲屏端有,吹簫人在,同倚暮雲清曉。乘除了、人間寵辱,付之一笑。」有時表現的是一種不在意事情的應付態度,如《程乙本紅樓夢》第三○回:「別人總沒解過他們四個人的話來,因此,付之一笑。」
左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降職、貶官。《後漢書.卷四一.第五倫傳》:「後襃坐事左轉高唐令,臨去,握倫臂訣曰:『恨相知晚。』」唐.白居易〈與元九書〉:「言未終而足下左轉,不數月而僕又繼行。」也作「左降」、「左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