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14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游思妄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胡思亂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胡思亂想」就是胡亂思想,指不切實際地妄想。此語在《朱子語類》多見。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學說以居敬窮理為主。在《朱子語類.卷一二.學六.持守》中,他主張研究學問前要先收斂心神,使心力集中。如果將心力歸總匯聚到義理上,專心一志,就不會「胡思亂想」,時間一久,自然會降低對物質的欲望,將心力著重在義理上。另外在《朱子語類.卷一一三.朱子十.訓門人一》中也用到「胡思亂想」。此段記載了朱熹回答陳淳(安卿):「所謂操存,只是教你如何匯聚心力,不胡思亂想,並不是教你在心裡固執著某種東西。」這兩處的「胡思亂想」都是指不切實際地妄想。
夭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短命、早逝。《三國志.卷二四.魏書.高柔傳》:「陛下聰達,窮理盡性,而頃皇子連多夭逝,熊羆之祥又未感應。」《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尊閫既已夭逝,料無起死回生之理。兄枉自灰其志,究見何益?」
貪高務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好高騖遠」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列傳一.程顥》顥資性過人,充養有道,和粹之氣,盎於面背,門人交友從之數十年,亦未嘗見其忿厲之容。……教人自致知至於知止,誠意至於平天下,洒掃應對至於窮理盡性,循循有序。病1>學者厭卑近而騖2>高遠,卒3>無成焉。 〔注解〕 (1) 病:憂慮。 (2) 騖:音ㄨˋ,追求、從事。 (2) 卒:終究。
明義理,切世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學家所強調的文學作品要闡明儒家的義理道德,發揮宣揚儒教的社會作用的文學主張。宋.真德秀〈文章正宗綱目〉:「夫士之于學,所以窮理而致用也。文雖學之一事,要亦不外乎此。故今所輯,以明義理,切世用為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