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6.05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刺吸式口器。成蚊的壽命通常不超過三星期。(註1) 大蚊與其他各種蚊蠅類昆蟲相比,大蚊體積較大,略顯拙,飛行速度很慢而且不穩。大蚊長有翅膀,但有身體纖細,非常嬌弱;且足很長,而且容易折斷,但折斷對牠們來說並沒有甚麼傷害。(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蚊英文關鍵字: mosquito 參考書目註1:動物奇觀,戴維伯尼爾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明天國際圖書合作出版,2007,頁68。註2:昆蟲圖鑑:昆蟲、蜘蛛和其他陸棲性節肢動物,喬治麥格文著,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0,頁138。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使出力氣移動較重或較大物體的位置。如:「搬動」、「搬移」。
伶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拙、愚、愚蠢、愚鈍、愚魯、拙、遲鈍、魯鈍
龐然大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龐然,巨大的樣子。龐然大物,形容體積大而重的物品。[例]工人用吊車把鋼琴這個龐然大物吊上樓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重、不靈活。通「」。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二折:「我其實戴不的幞頭緊,穿不的朝衣坌。倒不如我這拂黃塵的布袍。漉渾酒的綸巾。」
2.愚蠢。通「」。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我似那靈禽在後,你這等坌鳥先飛。」
3.粗糙的。通「」。元.王曄《桃花女》第一折:「您穿的輕紗異錦,俺穿的是坌絹的這粗紬。」
4.粗重。通「」。元.秦𥳑夫《剪髮待賓》第一折:「常著我左肩,那在這右肩,與人家做生活,打些坌活。」
大惑不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惑」本指非常糊塗、迷惑的人。在所引典源《莊子.天地》中提到,世界上有很多善於逢迎諂媚的人,卻不自認為在逢迎諂媚,如果有人指責他們在逢迎諂媚,他們反而會非常生氣;而與這些人一起同聲附和,卻不認為自己跟他們一樣是在阿諛奉承,這樣的人真是愚極了。因此莊子認為︰「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能夠知道自己這樣做是愚昧的,那他還不算是個非常糊塗、迷惑的人,因為一個非常糊塗、迷惑的人,終其一生都無法理解這是愚的行為。後來「大惑不解」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對事物感到非常疑惑,無法了解。
三言兩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紅樓夢》第七四回:「我們作賊的人,嘴裡都有三言兩語的。這還算的,背地裡就只不會調唆主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無知、痴。《後漢書.卷一一.劉盆子傳》:「兒大黠,宗室無蚩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拙、土氣、愚蠢。如:「瞧他那副驢樣子,真好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遲鈍、痴。《說文解字.女部》:「嬯,遲鈍也。從女臺聲。」清.段玉裁.注:「今人謂痴如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