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骨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吳語。話裡暗喻有不滿、譏刺的意思。如:「他這話裡有骨頭,分明是暗說你嘛!」
鬼鬼祟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樓夢.第二四回》原來這賈芸最伶俐乖覺,聽寶玉這樣說,便笑道:「俗語說的,『搖車裡的爺爺,拄拐的孫孫。』雖然歲數大,山高高不過太陽。只從我父親沒了,這幾年也無人照管教導。若寶叔不嫌姪兒蠢,認作兒子,就是我的造化了。」賈璉笑道:「你聽見了?認兒子,不是好開交的呢。」說著,就進去了。寶玉笑道:「明兒你閒了,只管來找我,別和他們鬼鬼祟祟的。這會子我不得閒兒。明兒你到書房裡來,和你說天話兒,我帶你園裡頑耍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痴愚、傻。如:「呆子」、「呆頭呆腦」。元.宮大用《范張雞黍》第二折:「我待學踰垣的段干木,非為𢠳。垂釣的嚴子陵,不是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罵人的話。相當於「東西」。如:「貨」、「蠢貨」、「窩囊貨」。《儒林外史》第一二回:「他是個不中用的貨,又不會種田,又不會作生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呆的。如:「鈍頭木腦」。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言不得意」,既是朋友歸山的原因,其中也有作者的感慨。當此之時,對友人任何安慰的語言都顯得那麼拙與多餘,惟有悵望天上自由舒捲的白雲而仰天長嘆了。這無言之言,遠勝萬語千言,而這種比興寄託的手法,深得詩中三昧,並蘊含了不盡之餘昧。            鍾惺在【唐詩歸】中評這兩句詩說:「感慨寄託,盡此十字,蘊藉不覺,深味之,知右丞非一意清寂,無心用世之人。」。《鹿柴》(輞川集第五首)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山中闃寂...
人一己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人一己百2 出處3 相似詞4 相反詞5 例句 人一己百別人用一分的力量,自己則用十分的力量 出處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相似詞駑馬十駕、勤能補拙、鳥先飛、人十己千 相反詞自甘墮落、妄自菲薄、甘居人後、自暴自棄、畫地自限 例句資質低下的人,只要能發揮人一己百的精神,則必將有成
聰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傻瓜、愚、愚蠢、拙拙、魯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斥責或罵人的話。用以比喻人或動作。如:「渾蛋」、「蛋」、「壞蛋」、「滾蛋」、「完蛋」、「糊塗蛋」。
害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提出害羞是種人格特質,是個體因對自我的人際評估而產生的一種在人際場合中會感受緊張、擔心或覺得自己拙的傾向。(三) Leary(1986)將眾多的害羞定義做歸納整理出三個類型:1.害羞是個體在人際情境中,產生憂鬱、焦慮、緊張不安的主觀經驗,意即當個體感受到害羞時,即為主觀經驗的表現。2.害羞是一種自我抑制、沉默或逃避社會情境的行為型態,當個體表現出猶豫及行為抑制時,即為害羞的表現。3.害羞是種心理症狀,包括個體主觀上所產生的社會焦慮以及行為上的抑制及逃避兩者。(四) Molen(1990)認為害羞是個體的主觀經驗、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