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氣、沒有誠意。《集韻.去聲.代韻》:「僿,無悃誠也。」《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救僿莫若以忠。」
大度豁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胸寬大、度量宏遠。《孤本元明雜劇.流星馬.第二折》:「大度豁達義氣深,決勝千里辨輸贏。」也作「豁達大度」。
下井投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要求與劉禹錫調換,還說如果造成朝廷的麻煩,他願意再受更嚴厲的懲罰。他的好朋友韓愈非常欽佩柳宗元的義氣,在為他寫的墓誌銘中提到這件事。說一般人在平常相處時,都表現的很融洽,發誓要與對方同生共死。一旦朋友有了危難卻又翻臉不認人。見到朋友掉到陷阱裡,不但不救他,反而把他更往下推,還向他丟石頭。這種惡劣的行徑,是連禽獸都不會去做的,而他們反而沾沾自喜,慶幸自己沒有跟朋友一樣落難。這些人如果聽到柳宗元的事蹟,應該要感到慚愧才對。後來「落井下石」這句成語,就從韓愈為好友柳宗元所寫墓誌銘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演變而出,比喻乘人危難時,加以陷害。
高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高尚而有義氣。《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足下高誼,實在古人之上。」也作「高義」。
奮不顧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認為李陵孝順、講信用、有義氣,對下人也很好,並且出生入死,為國家的存亡「奮不顧身」,實在是個好人啊!如今降敵也是迫於無奈。後來「奮不顧身」這句成語就出自此處,用來形容奮勇向前,不顧生死。
奮身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認為李陵孝順、講信用、有義氣,對下人也很好,並且出生入死,為國家的存亡「奮不顧身」,實在是個好人啊!如今降敵也是迫於無奈。後來「奮不顧身」這句成語就出自此處,用來形容奮勇向前,不顧生死。
義夫節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氣、守節操的夫婦。《周書.卷七.宣帝紀》:「孝子順孫,義夫節婦,表其門閭,才堪任用者,即宜申薦。」元.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國家重義夫節婦,更愛那孝子順孫。」
失魂蕩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心煩意亂,精神迷茫。見「失魂落魄」條。01.《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二:「行事最有義氣,待人常是真心。所以人見了的,沒一個不失魂蕩魄在他身上。」
好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好正義。《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心靈機巧,豪俠好義,專好結識那一班有義氣的朋友。」
疏財尚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慷慨捐財,崇尚義氣。宋.沈俶〈諧史〉:「戴獻可者,疏財尚氣,喜從賢士大夫游處,而家世雄於財。」也作「仗義疏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