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2.8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怕縣官,只怕現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喻直接受人管轄,無可奈何,只得聽命於人。參見「不怕官,只怕管」條。
赴難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霸諸侯,只有自己可以輔助桓公做到。桓公聽了管仲的話後,十分贊同,便按管仲的意思,授予五人官職,讓他們聽命於管仲,為齊國效力。其中描述王子城父時,原文就用了「視死如歸」,後來「視死如歸」被摘出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為了理想而不怕犧性生命,無所畏懼。
包藏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包藏禍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昭公元年》春,楚公子圍聘于鄭,且娶於公孫段氏,伍舉為介。將入館,鄭人惡之,使行人子羽與之言,乃館於外。既聘,將以眾逆。子產患之,使子羽辭,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從者,請墠聽命。」令尹命大宰伯州犁對曰:「君辱貺寡大夫圍,謂圍將使豐氏撫有而室。圍布几筵,告於莊、共之廟而來。若野賜之,是委君貺於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於諸卿也!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將不得為寡君老,其蔑以復矣。唯大夫圖之。」子羽曰:「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1>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小國失恃,而懲諸侯,使莫不憾者,距違2>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懼。不然,敝邑,館人...
孤恩負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受處分,安然在位。有一天,張敞派一名叫絮舜的捕官去辦案,絮舜心想張敞遲早會受到連累被免官,竟然不肯聽命,還在上班時間私自回家休息。有人勸他不要這樣,他居然說:「我已為張公盡了不少力,他現在只剩五日京兆可當了,為何還要幫他辦事?」這些話傳到張敞的耳朵裡,立刻將絮舜逮捕入獄,並判他死刑。行刑後,絮舜的家屬上告張敞審判不公,以小罪妄殺人命。一向欣賞張敞的宣帝將他從輕發落,免去官職,貶為庶人。幾個月後,京師的治安又再度變壞,冀州也有盜賊為亂。宣帝想起張敞在任時的功績,又派使者去接他進宮。張敞在前去的車上,寫下自己對絮舜之事的看法,準備呈給皇帝看。說自己一直待絮舜不薄,卻在他處境危險之時,怠忽職守,還...
服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臣服聽命。《論語.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包藏姦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包藏禍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昭公元年》春,楚公子圍聘于鄭,且娶於公孫段氏,伍舉為介。將入館,鄭人惡之,使行人子羽與之言,乃館於外。既聘,將以眾逆。子產患之,使子羽辭,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從者,請墠聽命。」令尹命大宰伯州犁對曰:「君辱貺寡大夫圍,謂圍將使豐氏撫有而室。圍布几筵,告於莊、共之廟而來。若野賜之,是委君貺於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於諸卿也!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將不得為寡君老,其蔑以復矣。唯大夫圖之。」子羽曰:「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1>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小國失恃,而懲諸侯,使莫不憾者,距違2>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懼。不然,敝邑,館人...
五日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受處分,安然在位。有一天,張敞派一名叫絮舜的捕官去辦案,絮舜心想張敞遲早會受到連累被免官,竟然不肯聽命,還在上班時間私自回家休息。有人勸他不要這樣,他居然說:「我已為張公盡了不少力,他現在只剩五日京兆可當了,為何還要幫他辦事?」這些話傳到張敞的耳朵裡,立刻將絮舜逮捕入獄,並判處死刑。絮舜所說的「五日京兆」是他認為張敞不久後會被免官,因此他當京兆的時間不多了,比喻即將去職。後來「五日京兆」被用來比喻任職時間不久或沒有長遠打算。
乳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缽形器,把固體研成細粉的用具。《西遊記》第六九回:「醫官聽命,即將八百八味每味三斤及藥碾、藥磨、藥羅、藥乳並乳缽、乳槌之類都送至館中,一一交付收訖。」《紅樓夢》第二八回:「還要一塊三尺上用大紅紗去。乳缽乳了,合麵子呢。」
包藏禍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包藏禍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昭公元年》春,楚公子圍聘于鄭,且娶於公孫段氏,伍舉為介。將入館,鄭人惡之,使行人子羽與之言,乃館於外。既聘,將以眾逆。子產患之,使子羽辭,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從者,請墠聽命。」令尹命大宰伯州犁對曰:「君辱貺寡大夫圍,謂圍將使豐氏撫有而室。圍布几筵,告於莊、共之廟而來。若野賜之,是委君貺於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於諸卿也!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將不得為寡君老,其蔑以復矣。唯大夫圖之。」子羽曰:「小國無罪,恃實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1>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小國失恃,而懲諸侯,使莫不憾者,距違2>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懼。不然,敝邑,館人...
虎狼之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凶狠殘暴的敵人。《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奈何聽命於一紙之制書,自投身於虎狼之口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