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權而專橫的子。《後漢書.卷一七.岑彭傳》:「權放縱,矯稱詔制。」明.胡廣〈文天祥從容就義〉:「權誤國,用舍失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奸詐陰險的子。《管子.七七主》:「官無邪吏,朝無姦。」《文選.曹冏.六代論》:「委天下之重於凡夫之手,託廢立之命於姦之口。」也作「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指職位低的官吏。亦用為自謙之詞。《禮記.禮運》:「故政不正,則君位危;君位危,則大倍,小竊。」《文選.陸倕.新刻漏銘》:「乃詔小,為其銘曰,一暑一寒,有明有晦。」
2.職官名。宮中執役的宦官。《國語.晉語二》:「驪姬與犬肉,犬斃;飲小酒,亦斃。」三國吳.韋昭.注:「小,官名,掌陰事陰命,閹士也。」
公卿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高位的官員。《文選.班固.兩都賦序》:「而公卿大,御史大夫倪寬、太常孔藏、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劉德、太子太傅蕭望之等。」
壟畝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壟畝,田畝。壟畝之指在野的子。《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疏遠壟畝之,無望高闕之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不守道。如:「好好的一個國家,落得君不君、的,哪有強盛的可能。」《論語.顏淵》:「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郭汜不,監禁公卿,欲劫陛下,非則駕被擄矣。」
2.不稱屈服。漢.桓寬《鹽鐵論.夲議》:「匈奴背叛不,數為暴於邊鄙。」《新唐書.卷一○○.列傳.裴矩》:「今乃不,先帝疾之,欲討之久矣。」
3.不以禮相待。表示恭敬。《禮記.學記》:「故君之所不於其者二,當其為尸則弗也。」
如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智謀之士極多。漢.李陵〈重報蘇武書〉:「當此之時,猛將如雲,謀如雨,然猶七日不食,僅乃得免,況當陵者。」《隋唐演義》第五一回:「此人東征西蕩,爭入長安,與其父坐承大統,兵精糧足,手下猛將如雲,謀如雨。」
市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在城市的平民對君王的自稱。《孟子.萬章下》:「在國曰市井之,在野曰草莽之,皆謂庶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國君所信任的子。《左傳.宣公十五年》:「寡君有信,下獲考,死又何求?」《文選.賈誼.過秦論》:「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2.使。《韓非子.十過》:「王其趣發信,多其車、重其幣。」《史記.卷四五.韓世家》:「命戰車滿道路,發信,多其車、重其幣,使信王之救己也。」
茵席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侍奉於君主身側的近。語出《晏子春秋.內篇.雜上》:「公曰:『請進服裘。』對曰:『嬰非君茵席之也,敢辭。』」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