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6.47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逆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法亂紀、不忠不孝的人。後泛指心懷異志,另有圖謀的人。《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三.降魔變文》:「賊逆子設陰謀,慮恐國破人消滅。」也作「賊亂子」、「賊子亂」。
賊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忠不孝的反叛子。《晉書.卷六五.王導傳》:「逆賊子,何世無之?豈意今者近出族!」唐.陳子昂〈請措刑科〉:「逆賊子,頓伏嚴誅。」也作「逆子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君的謙稱。《儀禮.士相見禮》:「凡自稱於君,士大夫則曰下。」《左傳.成公二年》:「下不幸,屬當戎行,無所逃隱。」
2.品德卑劣的子。《荀子.大略》:「下事君以貨,中事君以身,上事君以人。」
來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51~697)唐萬年雍州人(今陝西省長安縣)。武后時為御史中丞,治告密之事,性情凶暴殘忍。後以謀反伏誅。
四海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天下的人皆服。《西遊記》第九回:「天下太平,八方進貢,四海稱。」
北洋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洋通商大的簡稱。設於清同治九年,掌管直隸(河北)、山東、奉天(遼寧)三省的洋務、海防及關政事務,由直隸總督兼任。
諤諤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諤諤之」是指誠正而能直言進諫的子;語出[韓詩外傳.卷七]。春秋時代晉國的趙簡子有一個家名叫周舍,要求趙簡子說:「我希望能做一個直言進諫的諤諤之,隨時拿著筆墨木簡,跟在您身旁,觀察記錄您的過失;每天記載、進諫,每月都有累積的成果,每年都會積累得成了功效。」周舍所說的正是傳統史官和諫官的工作,而能否諤諤誠正、規諫君上之失,也是歷史上評斷子是否盡職的一個標準。同時為君者是否有諤諤之,足以決定政治的良窳。後來周舍死了,趙簡子和下在一次飲酒的時候,想到周舍,不免傷心落淚,並和下說:「從前周舍說過:一千張羊皮,抵不過一片狐腋的貴重;眾人唯唯諾諾的唯命是從,不如有一個忠誠直言的諫者。從...
家貧顯孝子,國難識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家中貧困時才看出誰孝順,國家動亂的時刻才能辨識出忠良與奸邪。比喻重要的時刻才能看出人的真正面貌。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一折:「常言道:『家貧顯孝子,國難識忠。』」
逆子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忠不孝的反叛子。《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三.降魔變文》:「唯有逆子賊,欲謀王之國政,懷邪抱佞,不謹風謠。」也作「逆賊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近得寵的子。《禮記.檀弓下》:「爾飲調何也,曰調也,君之褻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