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鼎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鼎、鼐皆為古代烹煮食物的器具,亦為傳國重器,用以代表國家。因宰相治理國家猶如調和鼎鼐,故以「鼎鼐」比喻宰相。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後學輩慕先進,據著我調羹手,當為鼎鼐。」明.薛瑄〈送王別駕〉詩:「麟經共仰淵源學,驥足終為鼎鼐。」
佐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配制藥方的方法。用於主治的稱「君」,輔治的稱「」,相反而相助的稱「佐」,引導及調和的稱「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握權柄的大。《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下輕其上爵,賤人圖柄,則國家搖動而民不靜矣。」《新唐書.卷二○八.宦者列傳下.韓全誨》:「不如顯斥一二柄,許餘人自新,妄謀必息。」
竊簪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軍入侵楚國時,楚國子發門下有善於偷竊者,連續三夜潛入齊軍營地,依次將齊國將領的帷幕、枕頭、髮簪偷走而無人發覺。子發一一歸還齊將,以警示對方楚國有能人,可暗取齊將首級。齊師大驚退兵,楚國因此而解危。見《淮南子.道應》。後比喻有小技可解一時危難的人。漢.王充《論衡.逢遇》:「竊簪之,親於子反;雞鳴之客,幸於孟嘗。」
言行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朱熹撰,前集十卷,收錄宋初至英宗五朝名六十五人;後集十四卷,收錄英宗至徽宗三朝名四十二人。後李幼武補作續集八卷、別集二十六卷,記南宋諸言行,外集十七卷,記講學諸子的言行,合刻為一書。
海後宗(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後宗(1901~1987)出生於日本茨城縣水戶市,在日本是位頗有地位的教育學者;其弟海後勝雄亦是位教育學者。
  海後宗於日本大正十五年(1926),從日本國立東京帝國大學教育學科(系)畢業,旋又考進同校大學院(研究所)就讀,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手(助教)。一九三二年,任職於國民精神文化研究所擔任研究員。一九三六年,應聘擔任東京帝國大學助理教授;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六二年間,升為教授,並曾經二度兼任東大教育學部(院)部長。事實上,國立東京大學教育學部是由海後宗所創辦的。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七三年的十五年間,海後宗除當選日本全國教育學會會長之外,並參與發起創設諸多與教育有關聯的學術團...
先到為君,後到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先到的人佔優勢。例:俗話講:「先到為君,後到為。」任何比賽最遽到終點个人就係第一名。(俗話說:「先到者佔優勢。」任何比賽最快到達終點的人就是冠軍。)
猛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於謀略的文和勇猛的將領。《晉書.卷三三.石苞傳》:「先帝決獨斷之聰,奮神武之略,蕩滅逋寇,易於摧枯,然謀猛將,猶有致思竭力之效。」宋.蘇軾〈代滕甫論西夏書〉:「方元昊強時,謀猛將,盡其智力,十年而不敢近。」也作「謀武將」。
不按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稱藥方中主藥為「君」,輔藥為「」。「不按君」指不依正規方式配藥。引申為使用毒藥的隱語。《初刻拍案驚奇》卷六:「如此兩三度,攪入一兩樣,不按君的藥末,饎起成糕。」《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宋四公懷中取出酸餡,著些個不按君作怪的藥,入在裡面,覷得近了,撇向狗子身邊去。」
柱石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擔負國家重任的大。《後漢書.卷二六.伏湛傳》:「柱石之,宜居輔弼。」《三國演義》第九一回:「卿等皆國家柱石之也,若能同心輔朕之子,朕死亦瞑目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