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提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提拔、幫助。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一七齣:「多謝相公,正是今日得君提掇起,免教人在汙泥中。」《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莫非娘子有扶助小生之處?望乞娘子提掇,指點小生一條路頭,真莫大之恩情也。」
蓬蓽增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貴客來訪,令主人感到增光不少。《孤本元明雜劇.卓文君私奔相如.第四折》:「今日得遇相公與夫人到此,莫非蓬蓽增輝。老身門庭幸甚,略備蔬酌,與相公接風一杯。」也作「蓬蓽生輝」。
面色蒼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臉部發白而微青。如:「她面色蒼白,莫非有什麼不舒服?」
自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此。《文選.范曄.後漢書二十八將傳論》:「自茲以降,訖于孝武,宰輔五世,莫非公侯。」唐.杜甫〈過津口〉詩:「南岳自茲近,湘流東逝深。」也作「自此」。
將無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懷疑、揣測的語氣詞,即莫非相同、是否相同。《晉書.卷四九.阮籍傳》:「戎問曰:『聖人貴名教,老莊明自然,其旨同異?』瞻曰:『將無同。』」
莫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莫非是、難道是。表示揣測的疑問詞。唐.權德輿〈玉臺體〉詩:「鉛華不可棄,莫是稾砧歸。」宋.周紫芝〈浣溪沙.近臘風光〉詞:「近臘風光一半休,南枝未動北枝愁,嫦娥莫是見人羞?」也作「莫非」。
豔色耀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顏色豔麗,光彩耀眼。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七.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莫非玉羈金勒,寶𩍐花韉,豔色耀目,香風襲人。」
應物斯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應外在的事物而有所感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拆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從中破壞,使事情不能成功。如:「莫非有人故意拆臺,不然怎麼臨時變卦,搞成不可收拾的地步?」
毋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豈非、莫非、未免、只恐,表示推測的語氣。《左傳.昭公十六年》:「是教敝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聊齋志異.卷一.青鳳》:「旨酒自飲,不一邀主人,毋乃太吝?」也作「無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