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吉人自有天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好人自有好報,吉善的人自有上天的幫助。《石點頭.卷一二.侯官縣烈女殲仇》:「吉人自有天相,諒不至於喪身。萬一有甚不測,後事俱在我身上,決不有負所託。」《醒世恆言.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自古道:『吉人自有天相。』遐叔正在帥府門首歎氣,傍邊忽轉過一個道士問道:『君子何歎?』」
雅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雅的興致。唐.權德輿〈韋賓客宅與諸博士宴集〉詩:「簪組歡言久,琴壺雅興長。」《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且其人善能詼諧談笑,廣曉技藝,或者可以賜他侍坐,以助副大使雅興萬一。」
舍生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捨生取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捨生取義」原作「舍生取義」,這句成語出自《孟子》。《孟子.告子上》有一段話,提到孟子對利、義的辨別,他用「生」來代表私利,用「義」來代表公益。為了讓世人了解有時候利、義是不能兩存的,所以他用魚和熊掌來做比喻,孟子說魚和熊掌都是人們喜歡吃的珍饈,但是萬一不能兼而有之,那只好捨魚而取熊掌了。利和義也是一樣,二者往往是相互衝突。這時候,孟子要世人注意公益是凌駕在私利之上的。生命雖然是私利的極致,但是為了國家社會的利益,也是可以捨棄的。對每個人來說,活著當然是大家的希望,但是有些事的重要性卻超過生命,為了這些事,我們不應苟且偷生。死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厭惡...
公辦民營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確有其價值。但是民間團體是否願意投資到不易見到成效的特殊教育,導致造成另一種教育機會不公平。此外,萬一學校經營失敗,影響到學生受教權益,又如何加以彌補呢?亦是值得思考的課題。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公辦民營學校英文關鍵字:private management of public management 參考資料吳清山、林天祐/著。教育小辭書,頁14-15。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第五級領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級領導人,應該具備五個等級的領導能力,但這五個等級的領導能力並不是循序漸進地從一級爬到五級;換言之,萬一領導者認為某一級能力有所不足時,是隨時可以補足的。基本上,組織需要變革或遭遇危機,需要轉型時,就相當需要第五級領導人,他可以發揮其領導能力,帶領同仁度過難關或轉型成功,因為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需要一位具有謙虛為懷、強烈企圖心和意志力,以及專業能力之領導者,才能突破困境,化危機為轉機。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第五級領導英文關鍵字:level 5 leadership 參考資料吳清山、林天祐/著。教育小辭書,頁126-127。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艱險、險惡。《元史.卷一七三.葉李傳》:「今山路險巘,深入敵境,萬一蹉跌,非所以威示遠人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灤陽消夏錄二》:「神惡其嶮巘,非惡其汙衊。」
牛刀割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大材小用。參見「割雞焉用牛刀」條。宋.朱熹〈答蔡季通〉:「旋運只是勞心之所致,小試參同之萬一,當如牛刀割雞也。」
辟君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王說:「雖然如此,還是說說可以報答我的方式吧!」重耳於是回答說:「假使托您的福,讓我得以回到晉國,萬一將來晉、楚之間發生戰爭,雙方軍隊相遇於中原,那我一定會要我的軍隊向後撤退九十里,來報答您的恩惠。如果這樣還不能得到您的諒解,楚軍仍然繼續進攻,那我也只好拿起弓箭,和您相對抗了。」後來從言裡的原文「辟君三舍」演變出「退避三舍」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主動退讓,不與人相爭。
隨聲附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聲附和」的意思就是自己沒有主見,只迎合他人的意見。隨聲,就是跟著別人的聲音。漢代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或懷疾妒,不考實情,雷同相從,隨聲是非。」這裡的「雷同相從,隨聲是非」就是別人說什麼,跟著他說,不考究真相,可見原本「隨聲」已有「附和」的意思。另外應劭的《風俗通義.卷二.正失》:「審形者少,隨聲者多。」意思也是說考竟實情的人少,隨聲唱和者多。後來「隨聲」之後,加上「附和」就成為「隨聲附和」的成語。出現這句成語的文獻如宋.魏了翁〈直前奏六未喻及邪正二論〉:「人至於忠忱體國,真實任事,則圖惟國事之濟,言慮所終,事惟其是,而豈肯隨聲附和,以僥倖萬一乎!」
循次漸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循序漸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循序漸進」原作「循次而進」,見於唐代文人韓愈的〈答竇秀才書〉。韓愈在給竇秀才的信中說道:你是個青年才俊,文采豐富,意氣風發。憑著如此優越的條件,當朝廷廣招人才時,應該可以獲得一官半職,即使未遇良好機緣,「循次而進,亦不失萬一於甲科」。也就是說,即使這樣平平穩穩,一步一步地來,至少登進士第是沒問題的。後來「循序漸進」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按照一定的次序與步驟逐漸推進。宋代大儒朱熹〈答邵叔義書〉一文中談到作學問的方法時便曾說道:「讀書窮理,積其精誠,循序漸進,然後可得,決非一旦慨然永歎,而躐等坐馳之所能至也。」意思就是說:作學問必須靠誠心誠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