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63.99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形容枯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例句6 參考資料 解釋槁,枯木。形容形體消瘦,面容憔悴。 出處戰國楚屈原<渔父> :「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故事 補充(1)相似詞:骨瘦如柴、形如槁木、形銷骨立(2)反異詞:大腹便便、虎背熊腰、紅光滿面 例句自從小玉大病一場後,她形容槁木,精神不佳。 參考資料金淵博、曾鴻儒合編<多功能成語典>,p,140,金安文教機構
說文解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重文,合計一千一百六十三個。在北宋時期,徐鉉等人作了校訂。其中在校訂中對原書的編排作了一些改動和補充。包括一,把原書十四篇各分上下﹔二,增加反切﹔三,增加注釋﹔四,增加了一些見於古代典籍的文字——新附字。那麼如此眾多的被解釋字是怎樣有系統地組織在一起的呢?作者的編排原則是甚麼?這裏牽涉兩個編排的原則。第一是關於部首之間的排列次序﹔第二是每部首之下統攝之字的排列方法。這在《說文解字敘》裏也有說明﹕「分別部居,不相雜廁」又說「其建首也,立一為耑,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同牽條屬,共理相貫,雜而不越,據形繫聯,引而申之,以究萬...
古往今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一室之中而已。心想古往今來:勉勵人應該要有歷史觀,唯有鑑往,才能知來並且將生命價值延續到代代子孫。補充:古往今來在英文中的類似說法大概是...from antiquity to the presentthroughout the ages/of all agessince/from time immemoral
召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軍事上為作戰、補給、訓練、演習、輔助戰時勤務,以及點驗或校閱等的需要,而實行的常備兵預備役、補充兵預備役與國民兵役等之集中。我國兵役法第三十八條中將召集區分為動員召集、臨時召集、教育召集、勤務召集、點閱召集五種。
消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儲積、積累、積蓄、補償、補充
變生肘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例句6 參考資料 解釋變,禍亂。肘腋,喻切近的地方。指禍亂起於內部。 出處明 余卲魚<東周列國>第四回:「萬一中外合謀,變生肘腋,鄭國非主公之有矣。」 故事 補充(1)相似詞: 禍起蕭牆、兄弟鬩牆(2)反異詞:池魚之殃、同舟共濟 例句面對這場變生肘腋的倫理悲劇,他不禁對骨肉至親的本性產生了懷疑。 參考資料金淵博、曾鴻儒合編<多功能成語典>,p,423,金安文教機構
左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知也。”楊伯峻在《左傳》一文中歸結《左傳》傳《春秋》的方式共有四種:即“說明《春秋》書法、用事實補充《春秋》、訂正《春秋》的錯誤和增加無經的傳文。”另有一種觀點認為《左傳》是一部獨立的史書,和《春秋》沒有直接的聯系,西漢的今文經博士即“謂《左氏》為不傳《春秋》”《漢書·楚元王傳》。晉人王接說:“接常謂《左氏》辭義贍富,自是一家書,不主為經發;《公羊》附經立傳,經所不書,傳不妄發,於文為儉,通經為長。”《晉書·王接傳》陳商說:“孔聖修經,褒貶善惡,類例分明,法家流也;左丘明為魯史,載述時政……以日繫月……本非扶助聖言,...
Z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Z理論2 理論原則2.1 綜合性2.2 全盤性2.3 系統性2.4 生態性3 主要觀點4 參考資料 Z理論 理論原則麥哥里(J.E.Megley)為提出此理論的主要人物,其內容為對XY理論的種種缺點,進行補充且改善,因而發展出一套兼容並蓄且較符合現在化管理觀念的Z理論。而在Z理論中,可分為四個特性的面向去作探討,分別為綜合性、全盤性、系統性以及生態性。 綜合性主要為綜合X理論以及Y理論,並且取其較優之處,因而捨棄其較缺失的面向,因此成為一套中庸的權變之道。 全盤性主要為處於一個中立者的角色,不特別偏好X理論,也不...
增強論(reinforcement_theor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望的個人行為;負強化和自然消退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和消除不期望發生的行為。這三種類型的強化相互聯繫、相互補充,構成了強化的體系,併成為一種制約或影響人的行為的特殊環境因素。強化的主要功能,就是按照人的心理過程和行為的規律,對人的行為予以導向,並加以規範、修正、限制和改造。它對人的行為的影響,是通過行為的後果反饋給行為主體這種間接方式來實現的。人們可根據反饋的資訊,主動適應環境刺激,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 參考資料柯瑞(2001)。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六版)。(鄭玄藏等合譯)。台北市:雙葉。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
羅夏克墨漬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哪些部分,以及得出回答的決定因數是什麼。3.第三階段:此階段針對提問階段尚未充分明白的總是而採取的補充措施。主要是詢問受試對某個墨漬圖反應所使用的決定因數,是否也用於對其他墨漬圖的反應,從而確定被試的反應由是否有某個決定因數的存在。(註2) 計分方式計分時主試者會將受試的回答分成三部分包括部位、決定因子、內容。部位(location)是指受試者用以決定其作答的相對墨漬部位,可能用來記分的部位包括墨漬整體、墨漬的各個部位和相對墨漬部分。決定因子(determinants)是參考受試者在圖卡中所看到的、用以決定做答的值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