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34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實例6 參考資料 解釋被用來比喻做事時要鼓足勇氣,勇往直前,才能一舉成功。 出處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故事春秋時代,齊國出兵攻打魯國。魯莊公和他的參謀曹劌(音「貴」)帶兵前往應戰。兩軍在長勺這個地方擺好陣勢,齊軍首先擂了第一次鼓,魯莊公在此時也將擊鼓準備進擊,曹劌卻阻止他說:「不行。」直到齊軍擂過了三次鼓後,曹劌才說:「我軍此時可以擊鼓進攻了!」當魯軍「咚、咚、咚」的戰鼓一響,馬上激起了士兵們的士氣,結果齊軍慘敗,狼狽而逃。接著曹劌看出莊王想乘...
高山仰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例句6 參考資料 解釋高山,比喻品德高尚。仰,仰慕。止,語助詞。高尚的品德,令人崇仰。 出處<詩經><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舝,ㄒㄧㄚˊ) 故事 補充(1)相似詞: 景行行止、高山景行(2)反異詞: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例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千百年後,先生的人格修養,將為人們所仰望。 參考資料金淵博、曾鴻儒合編<多功能成語典>,p,238,金安文教機構;薛河田、鍾毓田 著<中學生全方位六...
彌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補助、補充、補償、填補
水落石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實例6 參考資料 解釋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出處宋˙歐陽修˙醉翁亭記:「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故事醉翁亭位於滁州(今安徽省滁縣)城西南瑯琊山兩峰之間,為山僧智仙所築。〈醉翁亭記〉就是歐陽修遊賞醉翁亭後所寫下的一篇文章,文中描寫出山林四季變化的景色:春季有野花幽香,夏季有綠樹繁茂而成一片濃蔭,秋季風聲蕭瑟而霜色瑩潔,冬季水枯而石頭盡露。朝暮之間的景色變化,加以四季的不同景色,使得遊賞於醉翁亭中的快樂顯得無窮無盡。「水落石出」或許就是從本文...
充耳不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為漢代經學之集大成者。鄭玄解說《詩經》,宗於《毛傳》,如果《毛傳》講得不明確、太簡略,鄭氏便加以補充發揮,或者提出自己的見解。為了不和《毛傳》原有注文相混,便稱為「箋」,好像今天人讀書有自己意見時,寫在一張紙條黏在書上的「箋識」。《詩經.邶風.旄丘》這篇詩是在抗議衛國君臣對避難來衛的黎國君民不理不睬。鄭玄對這裡「叔兮伯兮,褎如充耳」的解說較為清楚,大意是說:「叔、伯這些衛國君臣,穿得很華麗,顯出一股高高在上傲人的氣勢,但是對於黎國君民呼救的聲音,卻裝作沒聽見。」「充耳」在此有兩層意思,它本來可以指冠冕垂於耳旁的玉飾,在此又可以指聲音進入了耳朵(,卻不聞不問)。後來就從這裡演變成「充耳不聞」...
痀僂承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注音2 解釋3 出處4 典故5 譯文6 補充7 實例8 參考資料 注音ㄐㄩ ㄌㄡˊ ㄔㄥˊ ㄊㄧㄠˊ 解釋形容做任何事情,唯有心無旁貸,才有達到成功的機會。 出處莊子-達生篇《痀僂丈人承蜩》 典故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痀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而不墬,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墬,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墬,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橛株枸;吾執臂也,若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為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
因時制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實例6 參考資料 解釋根據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採取適當的措施。 出處《淮南子·氾論訓》:“器械者,因時變而制宜適也。” 故事《淮南子.氾論》故民迫其難則求其便,困其患則造其備,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就其所利。常故不可循,器械不可因也,則先王之法度有移易者矣。……古者人醇工龐,商樸女重,是以政教易化,風俗易移也。今世德益衰,民俗益薄,欲以樸重之法,治既弊之民,是猶無鏑銜橛策錣而御馯馬也。昔者,神農無制令而民從,唐虞有制令而無刑罰,夏后氏不負言,殷人誓,周人盟。逮至當今之世,忍詬而輕...
痛心疾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實例6 參考資料 解釋用來形容內心怨恨到了極點。 出處君來賜命曰:「吾與女伐狄。」寡君不敢顧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於吏。君有二心於狄,曰:「晉將伐女。」狄應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惡君之二三其德也,亦來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來求盟於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雖與晉出入,余唯利是視。」不谷惡其無成德,是用宣之,以懲不壹。」諸侯備聞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寡人帥以聽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顧諸侯,矜哀寡人,而賜之盟,則寡人之願也。其承寧諸侯以退,豈敢徼亂?君若不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添加、補充。如:「續杯」、「熱水瓶內再續些水吧!」
深謀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注音2 解釋3 出處4 典故5 譯文6 補充7 實例8 參考資料 注音ㄕㄣ ㄇㄡˊ ㄩㄢˇ ㄌㄩˋ 解釋形容事情計畫得很周密,考慮得很健全,想得很長遠。 出處漢·賈誼《過秦論》 典故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 棘矜,非 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沆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曩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 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