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46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芻蕘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同義6 辨析7 來源 釋義芻:餵牲口的草,割草。蕘:柴,打柴。  本句成語之意為:割草打柴人的話。 出處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用法原用以指山野百姓的見解,後也用做自己意見的謙詞。 例句明。馮夢龍、清。蔡元放  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六回:[芻蕘之言,聖人擇焉。主公新立,正宜捐棄小忿,廣納忠言。] 同義野人獻曝 辨析蕘,不要讀成ㄧㄠˊ 來源資料取自於<中學生常用成語典> 宋裕編著
闡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詳細說明。如:「這位專家不斷的向眾人闡明自己的新見解。」
深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見解精闢透澈,含意深遠。《南史.卷七○.循吏傳.郭祖深傳》:「又言『廬陵年少,不宜鎮襄陽,左僕射王暕在喪,被起為吳郡,曾無辭讓』。其言深刻。」
觀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觀念、看法、見解
指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正教導。[例]這是我的一點小見解,還請各位多多指教。
裝模作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道流1>,真佛無形,真法無相。爾2>秖3>麼幻化上頭作模作樣,設求得者,皆是野狐精魅4>,並不是真佛。是外道5>見解。夫如真學道人,並不取佛,不取菩薩羅漢,不取三界殊勝,迥無獨脫,不與物拘。乾坤倒覆,我更不疑;十方諸佛現前,為一念心喜;三塗地獄頓現,無一念心怖。緣何如此?我見諸法空相,變即有,不變即無。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所以夢幻空花,何勞把捉! 〔注解〕 (1) 道流:道士之輩。 (2) 爾:你。 (3) 秖:通「祇」,只是。 (4) 野狐精魅:狐精妖魅。指那些裝模作樣、假裝得道之人。 (5) 外道:不正的派別。
創造思考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並選出一位具有經驗者擔任小組負責人。說明應遵守的規則:不批評他人的構想,使小組成員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小組成員需拋開所有創造力的阻礙,讓思想自由開放,不要羞於表達與眾不同的構想。提出構想越多越好,由於要求不要批評他人的想法,討論人員盡可能挖空心思,提出大量的想法,想法越多,得到好主意的可能性也越高。尋求綜合與改進,許多構想出來後,小組成員再根據提出的構想,做進一步的發揮,研擬出夠好的解決方案。進行腦力激盪:主持人將問題寫在黑板上,使小組成員不至於偏離主題。每當有人提出構想時,主持人應盡快紀錄,並予以編號,以得知共有多少...
偏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事物的見解過於固執己見,無法全面考量。如:「凡事不可偏執,否則便失去客觀。」
武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僅憑主觀見解,不作周延思辨的判斷。[例]評人論事,不可失之武斷。
MQ_(Moral_Quotient)_道德智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人的福利與感受,人也會因此比較不自私,也更具有同情心包容力:指人們可以欣賞他人各異的特質,對於不同見解能夠保持開放的態度,一律尊重對待公正感:可以引領人們以正義、中立、公平的方式對待他人,使其願意依循規則行事,並懂得輪流與分享。這些基本的美德可以指引人們正確的道德方向,幫助人們能依循道德行事。 參考資料蜜雪兒.玻芭(2004)。MQ百分百。臺北市:光啟文化。盧國慶(1999)。擁抱MQ智慧。臺北市:揚智文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