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消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除、除去。宋.張舜民〈賣花聲.樓上久踟躇〉詞:「爛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宋.李清照〈一翦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詞:「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高枕而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嘗君十分感激,馮諼等於幫孟嘗君買了「義」回來。但孟嘗君對馮諼的舉動非常不諒解。直到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官職,回到薛地居住。到了薛地,受到人民熱烈的歡迎,孟嘗君這才了解馮諼的用心。這時馮諼對孟嘗君說:「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藏身的洞窟,在緊急的時候就可以逃過獵人的追捕,免於一死。但是你現在只有一窟,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無憂無慮地睡覺,我會再幫你尋找另外兩窟。」於是馮諼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如果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梁國一定能國富兵強。於是梁惠王派人邀請孟嘗君到梁國,連續請了三次,馮諼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當齊王得知梁國一直派人來請孟嘗君,連忙也派人請孟嘗君重回齊國當相國。馮諼要孟嘗君向齊...
自然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第7條之規定,其權利能力在現受利益之範圍內視為既已出生。然,胎兒若為死產,則既已享有之利益回溯隨之解除。自然人的行為能力「行為能力」係指行為人在法律上作有效法律行為之資格。以人之意思表示為基礎, 依其意思、思慮作為考量,民法上將行為能力劃分為三類,分別為「無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及「完全行為能力」。(註2) 參考書目註1:蔡佩芬,《法學緒論》,台北:元照,2011年10月四版,頁112-127。註2:李淑明,《民法基礎五講》,台北:元照,2013年7月,頁3-20。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自然人英文關鍵字:human...
充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東西以解除飢餓。[例]離中飯時間尚久,暫且吃些餅乾充飢吧!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策來緩解武將謀國的壓力,提高文人的政治待遇,這一政策也體現在國家教育上。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在解除武將兵權的同時,重用儒臣,實行儒臣執政、以文代武的政策。宋太宗以後後,提倡「用文德禮治」,「遵周孔之禮」,主張以儒學為修身之道,同時講求佛道思想的作用。宋仁宗時,下詔州、縣辦學,進一步完善科舉制度。 興學運動 第一次興學運動:宋仁宗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第二次興學運動:宋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第三次興學運動:宋徽宗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 官學私學 各地書院式私學盛行,主要由於自唐朝以來,印刷業發達,...
解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解除兵陣的圍困。唐.李嶠〈箭〉詩:「漢甸初收羽,燕城忽解圍。」《三國演義》第三二回:「從大路去,曹操必有伏兵,可取小路,從西山出滏水口去劫曹營,必解圍也。」
2.解除受窘的困境。《晉書.卷九六.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傳》:「凝之弟獻之嘗與賓客談議,詞理將屈,道韞遣婢白獻之曰:『欲為小郎解圍。』乃施青綾步鄣自蔽,申獻之前議,客不能屈。」
卸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解除、放下。[例]母親獨力將我們扶養長大,如今終於可以卸下肩上的重擔,頤養天年了。
發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猛然奮起。如:「連輸三場的球隊發飆,終於逆轉勝,贏了一場。」
2.大發脾氣。如:「這項計畫案頻出紕漏,老總正在會議室內對相關人員發飆。」
旱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長期雨水不足而造成的災害。[例]因為缺水而造成的旱災,可望由連日的豪雨而解除
寬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解除心中愁悶。唐.杜甫〈可惜〉詩:「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