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豐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充足、充沛。[例]今年梅雨季帶來豐沛的雨量,解除了水庫缺水的危機。
引鴆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入藥,但若未經炮製直接使用,會造成心臟麻痺、呼吸急促,甚至死亡。 (7) 止渴於酖毒:喝毒酒來解除口渴。酖毒,指一種用鴆鳥羽毛浸製成的毒酒。酖,音ㄓㄣˋ,通「鴆」。
行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itioning)的原理所研發的治療法,認為行為是經由條件學習而獲得,也可以根據反條件的方式讓學習解除。讓焦慮的當事人,先學會嫻熟放鬆(re1axation)的動作,然後要當事人把會引起焦慮的情境或事件,依焦慮程度的高低作適當排列(例如從零焦慮——自己在房間唱歌,到100%焦慮 ——在可以300人面前作表演,)最後就要當事人在每次治療時,先進行放鬆動作,然後照咨詢師指示,依焦慮最低的情境加以想象,如果中途有焦慮情緒產生,當事人表示立即停止,這是配合當事人的個人情況與步調而循序進行的,所以一般說來,“系統減敏法”需要比較...
己飢己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到別人受飢受溺,就像是自己親身受苦一樣。指同情別人的苦難,並以解除這些苦難為己任。語本《孟子.離婁下》。[例]最近電視上經常播出非洲災區的饑荒畫面,希望能藉此喚起國人己飢己溺的精神。
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取消、解除。如:「退約」、「退租」、「退婚」。《紅樓夢》第一六回:「聞得父母退了前夫,它便一根麻繩,悄悄的自縊了。」
,若體內偏離平衡狀態時,個體產生之不舒服的緊張狀態(驅力),引發個體作出利於體內狀態趨於平衡之行為,解除不舒服的緊張狀態,維持身體恆定。大部分人類行為較易從經驗中發展的驅力所激發。相對於「本能是間接不特定」的本能說,驅力引起的反應是直接而特定的。驅力減低說解釋所有個體活動是為導向減除緊張感而生的動機。例如饑餓感導致進食、口渴產生飲水行為、感覺冷讓我們穿衣。最佳激發水準說亦稱「適當程度理論」(Optimal Level Theories),說明驅力減低並非個體行為的唯一的目標,個體也可能有尋求將驅力維持在某個最佳水準的傾向...
紓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除。如:「這場及時雨,正好紓解了旱象。」
壓抑作用(Repress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將極度痛苦的經驗或慾望,潛抑至無意識之中,個體試圖將其遺忘或強行置之不理,藉以減輕內心的罪疚感,或解除焦慮及痛苦的狀態。由於從意識層驅入潛意識層,這些壓抑到潛意識裡的潛抑訊息,僅是暫時的潛伏,並未被遺忘或消失,仍會持續地暗中影響個體的行為,使個體在日常表現中不知不覺地做出一些自己也不明究理的莫名舉動,抑或產生奇異難解的感覺。潛抑在潛意識裡的內心衝突,其強度並未減弱,它們仍不時以不同方式從潛意識竄越而出,因此個體須不斷耗費心力,才能將其壓抑,使個體常感心神耗竭。對痛苦體驗或創傷性事件的選擇性遺忘,是壓抑的典型表現。小至日...
家族系統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敞開家庭中互動關係的管道。強調諮商師和家族成員之間此時此地的真實互動歷程,而非探索過去。其目的是解除偽裝的面具,讓成員恢復本來的面目,創造彼此間的新關係。 結構家族治療Minuchin是結構家族治療的開創者,此取向的治療目標包含減少個體和家庭失功能的症狀,以及透過修正家庭的互動交流法則,發展更為適合的關係界線,以帶來系統內的結構改變。如輔導陷網狀態的家庭時,目標是如何協助成員個體化;而對於脫離狀態的家庭,目標是如何增加成員間的互動。Minuchin認為經由探索家庭互動關係型態 ,最容易瞭解個體問題所在。只有當家庭結構...
會心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間的關係。Eddy和Lubin(1971)也認為,會心團體強調擴充成員的知覺,探索內心與人際關係,解除內在的壓抑,達到個人的成長。 過程Rogers(1970)依會心團體心理轉變可能的序階,劃分成15個階段,這些階段能使領導者了解成員的心理與行為表現,作為帶領團體指標。1. 蘑菇:團體剛開始時,領導者讓成員有相當大的自由,成員不必為團體的發展方向負責。2. 不願意探索自我和表達自我:在這個階段,成員不希望再公眾面前談論自己真實的經驗與內心感受,卻渴望別人能打破沉默,但有不希望有人控制團體。3. 描述過去的感受:雖然成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