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選舉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選舉產生,而非任何政府機關介入。(3)自由原則我國憲法第132條規定:「選舉應嚴禁威脅利誘。選舉訴訟,由法院審判之。」,由此可知具選舉權者,可自由表達其意思。(4)平等原則在平等原則下每位國民皆平等行使其選舉權,此意即每人一票,且票票等值,不因人而有異。(5)秘密原則秘密原則係指具選舉權者,在為投票行為時無須記名表達其真正意思,此原則之設立係為防止外力之不當操控,因而要求選舉投票時保持秘密。然選舉人若於投票前或投票後告知他人投票之內容則不再此限,不違反秘密原則。(註2) 參考書目註1:張宏偉,<民主理論視角下的選舉權...
拘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上指拘提訴訟關係人到法院的憑票。也作「提票」。
抗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法律上指於訴訟程序中,被告不否認原告的事實口述,但自為另一種亦符合事實的主張,以期停止或消滅此事實所產生的法律效果。[例]對原告提出限期還清貸款的訴訟,被告提出抗辯,稱原告曾經同意延緩歸還期限。
律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受當事人委託或法院指定,協助當事人進行訴訟、辯護或處理有關法律事務的專業人員。
壓力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大眾傳媒:透過大眾傳媒的宣導、傳播作用,將有利於團體利益的主張,以公開宣導方式,爭取民意。5. 訴訟:當利益團體與政府部門間的遊說活動無法達成其目的時,利益團體則可能向法院提起訴訟,為另一種的影響決策方式。6. 示威:一般來說,示威遊行較易獲得社會大眾與媒體的注意,製造社會話題。7. 罷工:以拒絕行動來作為爭取權益的方式。8. 暴力:暴動通常是不得已的選擇,是較為激烈的手段,亦可能為利益團體爭取決策影響力的最後手段。利益團體追求的利益有屬於私利...
扣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刑事訴訟時,法院為保全證據或取得可沒收的物品,暫時保管該物品的強制處分,稱為「扣押」。
司法警察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階在警佐一階及以上的警察稱之,職在協助檢察官偵查犯罪;地檢署檢察事務官、廉政署廉政官、調查局調查官亦為司法警察官。除接受檢察官指揮,在獲悉有犯罪嫌疑時,也可逕行調查及蒐集證據,並將偵查結果,移送檢察官偵辦。依刑事訴訟法規定,縣市長、憲兵隊長官,在其管轄區域內亦為司法警察官。
口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訴訟關係人受審時,與案情有關的陳述。《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知縣錄了口語,喝退胡阿虎,便叫周四上前來問。」也稱為「口供」、「口詞」。
傳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院發出傳票,令當事人或訴訟關係人在一定時日到所指定的場所應訊。[例]被告經合法傳喚,沒有正當理由而拒到場者,法院得加以拘提。
受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上指訴訟時法院認為有可訴的理由而接受處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