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訴訟時,稱原告和被告兩方為「兩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揭發、提出訴訟。如:「告狀」、「控告」。《韓非子.姦劫弒臣》:「商君說秦孝公以變法易俗,而明公道,賞告姦,困末作而利本事。」
2.訴訟的兩方。如:「原告」、「被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偵訊訴訟案件。如:「審判」、「審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審判訴訟的判決文書。《新唐書.卷一二六.李元紘傳》:「元紘大署判後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搖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豪強。《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西州豪右并兼,吏多姦貪,訴訟日百數。」
無法無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目無法紀。無天,沒有天理。「無法無天」意指沒有法紀天理。明傳奇《釵釧記》是月榭主人的作品,敘述皇甫吟家貧,岳父史直想要退婚,但是女兒史碧桃不肯,約皇甫吟相見打算資助他財物,可是被韓時忠冒名赴約騙取釵釧,致使史碧桃誤解投水自盡,史直便告皇甫吟姦殺他女兒,結果皇甫吟被判死刑。後經李若水學士重審才洗刷冤屈,並考取功名,與投水獲救的史碧桃團圓的故事。典源節錄的是皇甫吟的訴狀內容,直指史直嫌他家貧有意退婚,另將女兒許配魏氏。但是怕他提起訴訟,自己無話可說,於是要婢女雲香作偽證來誣告陷害他,不顧法紀天理,肆意妄為毫無顧忌。後來「無法無天」可能就是出自此處,形容人肆意妄為毫無顧忌。
溝通特權(privileged_communic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提供專家意見時(2)當諮商師評估有自殺危機的可能性(3)當當事人對諮商師提出控訴時(4)在任何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提出心理狀況作為賠償損害的要求或辯護時(5)如果當事人未成年,諮商師相信兒童是某罪行中的受害者,如亂倫或兒童虐待(6)當諮商師認定當事人由於心理失常而必須住院治療時(7)當法院要求時(8)當事人顯露犯罪意圖或被評估可能對社會或自己有危險性時 溝通特權的倫理困境溝通特權是我國助人專業人員常會遇到的倫理困境,學校輔導人員和一般諮商師都可能會遇見通報與否的兩難議題,若符合諮商專業倫理守則「保密特殊情況」的情境,助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訴訟案件。如:「冤獄」。《左傳.莊公十年》:「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訴訟、打官司。《周禮.秋官.大司寇》:「以兩劑禁民獄,入鈞金。」《呂氏春秋.離俗覽.高義》:「弟兄相獄,親戚相忍。」
兩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訟的雙方,即原告與被告。《文明小史》第一三回:「卻說武昌府知府當時聽了兩造的話,心下思量,萬想不到果真總督大人還要當當。」也作「兩曹」。
口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訟關係人受審時,與案情有關的陳述。《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向知縣取了和尚口供,叫上那鄰居來問。」《紅樓夢》第八六回:「初審口供,你是親見的,怎麼如今說沒有見?」也稱為「口詞」、「口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