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45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鶯鶯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見了張生的綴春詞二首,這才令柔情勃發而不可收拾,聰明的紅娘豈有觀察不出來之理?第三,文本中也找不出證據指出紅娘是受張生的賄賂所惑,她畢竟是「驚沮,腆然而奔」驚嚇地逃開,也不見她是如何感動,那麼紅娘究竟為何要主動獻計呢?古代的階級觀念極重,婢女的地位卑下,許多婢女往往想藉著巴結夫人,或媚惑男主人,以晉升為妾,自然可擺脫奴隸的地位;倘若夫人不幸亡故,更是有機會扶正,所以一些聰明或善於弄權的婢女,樂意陪小姐嫁入好人家的緣故便在此。因此像張生這樣才貌雙全、見義勇為的男子,難道就只有鶯鶯見愛嗎?以紅娘之聰明,我們或可判斷:其實紅...
學習者便可以開始去學習新的概念與 知識。第二階段-蒐集資訊,在此階段中,學習者為了找出支持自己假設的證據,便開始大量蒐集相關的資訊。第三階段-評估資訊階段,透過小組討論,確認資料來源之適切性、可用性及應該如何運用、整合這些資源,以發展出解決策略。第四階段-總結階段,此時,學習者必須謀求問題之解決方案與呈現之方法,可以利用多元的方式來呈現研究之結果。第五階段-省思階段,在此階段中,學習者必須進行學習過程之自我省思及評鑑。 問題導向學習教學設計問題導向學習的成功要件,Barrows和Kelson認為即是必須設計出令人能信服之...
白紙黑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紙寫上黑字。常用以比喻證據確鑿,不容懷疑。如:「你簽名的借據,白紙黑字寫得一清二楚,怎麼又說你沒欠他錢?」
海底擴張學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海底擴張學說sea-floor spreading1.1 背景1.2 擴張的歷史和證據1.3 海洋板塊(註2)1.4 關鍵字1.5 參考書目 海底擴張學說sea-floor spreading科學家海斯推測地涵內的岩漿產生熱對流作用,使得上部地函物質溶解,沿著中洋脊的裂谷湧出,凝固後形成了新的海洋地殼像,使得原本在裂谷兩側的海洋地殼向外移動;另一方面老的海岸地殼則像海溝處隨地函熱對流的下沉進入地函,融化成地函的一部份。推估中洋脊以每年兩公分的速度向外擴張。(註2) 背景1960年代的海底探測發現了大西洋海底有一道巨大...
俯首認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頭承認自己的罪行。如:「搶劫銀行的嫌犯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終於俯首認罪。」
自由回憶法method_of_free_recal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l method)。例如在研讀序列位置曲線(serial position curves)的實驗證據中,常以「自由回憶」(free recall)與「序列回憶」(serial recall)兩種作業探究受試者的測驗內容。在自由回憶作業中,受試者可以藉由自由回憶法的方式,依自己意願自由地按照任何順序來回憶作業中的一長串項目。在記憶測量法的分類中(特別是保留量的測量),記憶的測量可分為回憶法與再認法(recognition method)。回憶法是指根據受試者所能報告出來的項目多寡,去決定保存在記憶系統中的記憶量,而自由...
見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場目睹可以作證的人,或可以作為證據的物品。《老殘遊記》第一八回:「還沒有吃,就出了這件案子,說是月餅有毒,所以就沒敢再吃,留著做個見證。」《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地保自己押著,又拉了老太婆的兒子同去做見證。」
憂鬱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類神經遞質假說的一些限制,它缺乏充分的解釋令它在精神病學領域內受到批評。深入的研究沒能找到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證明一種特定的功能障礙對應一種特定的單胺類神經遞質。人們早就知道噻萘普汀和奧匹哌醇有抗抑鬱作用,但是前一種藥 物屬於單胺類神經遞質回收增強劑而後者對單胺類神經遞質系統無影響。針對減少單胺類神經遞質藥物的實驗顯示,這種減少並沒有在健康人身上造成抑鬱,也沒有 惡化患者的徵狀,儘管未受損的單胺類神經遞質系統對抗抑鬱取得治療性效果是必要的。(2)基因遺傳因素: 家族疾病史。(3)心理社會因素:生活壓力、病前人格、早期失親、失...
偵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檢察官為發掘犯罪事實的真相,對犯罪嫌疑人及證據,作不公開的考查、蒐集,以便決定是否提起公訴的程序。
真實性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實性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強調唯有在班級教學的情境脈絡下,由教師設計針對學生表現加以評量的方式,方屬真實性評量。此種評量通常是教師或是學生自己本身在某一個特定時間內特定學習領域的學習,針對學生如何面對、處理、與完成「真實生活」中的工作,蒐集各項證據,以了解學生學習成果的評量方式。通常是學生自行負責評選其優良作品,或是由教師或學生依據時間順序,蒐集其學業過程中的各項學習成果。此評量特性在為個別學生的成長加以記錄,且記錄不是用來作學生間、或是班級間的比較,而在紀錄學生個人進步情形。通常是以記述的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