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在那兒飛”。胡適還認為《嘒彼小星》一詩是描寫妓女送鋪蓋上店陪客人的情形。李敖認為《詩經》中《裳》一文中最後一句是“狂童之狂也且”,是指“狂童之狂也,且”的意思,白話為“你這小子神氣什麼,!”李敖:《狂童之狂也,雞巴》,《中國性研究》;朱熹在《詩集傳》裡亦說:“狂童之狂也且,亦謔之之詞。”現在對詩經的研究更多用來考察古今音韻的不同,或者用來研究上古時期的歷史。而古今研究《詩經》的著述更是汗牛充棟。 詩經的開篇 詩經裡開宗明義的第一首詩歌是《國風·周南》中的《關雎》。這首詩是一首愛情詩,描寫了兩個青年男女互相思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兩頰上的鬍鬚。《玉篇.髟部》:「髯,頰須。」唐.杜光庭《虯髯客傳》:「忽有一人,中形,赤髯如虯,乘驢而來。」
一事無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喻世明言.卷九.裴晉公義還原配》:「唐璧那一時真個是控天無路,訴地無門,思量:『我直恁時乖運,一事無成!欲待回鄉,有何面目?』」
螳螂捕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山木》1>莊周遊於雕陵之樊,睹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感周之顙而集於栗林。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裳躩步,執彈而留之。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2>而搏3>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莊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類相召也!」捐彈而反走,虞人逐而誶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 (2) 執翳:據木葉自蔽,即躲在暗處。翳,音|ˋ,遮蔽物。 (3) 搏:攫取。〔參考資料〕 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遊於後園,露...
另眼相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特別的眼光或態度相待,以示重視或歧視。《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今日多蒙大恩人另眼相看,誰知命時乖,果然做了他鄉之鬼。」《官場現形記》第一一回:「大家曉得他與中丞有舊,莫不另眼相看。」也作「另眼看待」、「另眼相待」。
斬草除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三國演義》第二回:「何進聽罷,出謂眾官曰:『碩設謀害我,可族滅其家。其餘不必妄加殘害。』袁紹曰:『若不斬草除根,必為喪身之本。』」
知遇之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到賞識和重用的恩情。《元史.卷一七一.列傳.劉因列傳》:「因尚敢偃不出,貪高尚之名以自媚,以負我國家知遇之恩。」《野叟曝言》第六四回:「孩兒受東宮知遇之恩,義同休戚。」
靈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附在軀體上作為主宰的一種非物質成分,一旦脫離軀體,人便死亡。也指人死後的鬼魂。《楚辭.屈原.九章.哀郢》:「羌靈魂之欲歸兮,何須臾而忘反。」漢.蔡邕〈陳留太守胡公碑〉:「靈魂徘徊,靡所瞻逮;惟其傷矣,胸肝摧碎。」
2.心靈、精神。如:「靈魂深處」。《楚辭.屈原.九章.抽思》:「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
3.指人格、良心。如:「他為了眼前利益,不顧大局而出賣靈魂。」
4.比喻居關鍵地位,具主導作用的因素。如:「他是班上的靈魂人物。」、「總教練是整個球隊的靈魂,成敗的關鍵。」
洪福齊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鄭德輝《老君堂四折》:皆因是聖天子洪福齊天,文武每保社稷,接豐稔之世也。 2.釋義 洪福︰大福。齊天︰與天一樣大。 3.用法 用以頌揚人福分大。有時含有諷刺意味。 4.義近.義反 義近 福與天齊、福大命大、吉人天相 義反 時乖運、時運不濟、命運多舛 5.例句 你可以在這次地震中得以生還,真可算是三生有幸,洪福齊天阿!
平上去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漢語的四個聲調。南朝梁.鍾嶸〈詩品序〉:「余謂文製本須諷讀,不可礙,但令清濁通流,口吻調利,斯為足矣;至平上去入,則余病未能,蜂腰鶴膝,閭里已具。」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