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視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力。即常人在一定距離內,眼睛辨識事物的能力。如:「他視力極佳,遠方景物都看得一清二楚。」也作「目力」。
慧眼識英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獨特眼光的人,能辨識英才。如:「紅拂女夜奔李靖,此乃慧眼識英雄也。」
霸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受害者轉變為加害者的角色。 二、霸凌種類 肢體霸凌指肢體方面碰觸所造成的傷害,為所有霸凌種類中最易辨識者,易使受害者身上有所創傷。肢體霸凌例如拳打腳踢,以武力威嚇,或掠奪他人財物等,常於校園中發生。 言語霸凌指以言語的方式攻擊他人,例如以言語刺傷、嘲笑譏諷、恐嚇或威脅等,皆屬言語霸凌的範圍。 關係霸凌指以排擠、散播謠言的方式,造成他人身心靈方面的傷害。此類霸凌通常也牽涉至言語霸凌,形成受害者在團體關係中離間。
知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感官接受外界訊息,抽取特徵及加以組織,並參照過去的知識與經驗,而獲得對外界刺激的了解。例如:透過視網膜接收到「蘋果」的視覺刺激,經由視覺處理而得到「蘋果」的立體形狀與顏色,並參照過去的相關經驗而辨識出「蘋果」。
考夫曼兒童智力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知識、數學運算等。考夫曼兒童測驗是由十六個分測驗所構成,包括動作背誦、數字背誦、系列記憶、圖型辨識、人物辨識、完形測驗、圖形組合、圖形類推、位置記憶、照片系列、語彙表達、人地辨識、數字運用、物件猜謎、閱讀發音、閱讀理解。 施測與計分施測過程是有彈性的,因此對所有兒童有公平的且正確的評估,在智力測驗的前三題目可以拿來當作作業教學,當受試者在前三題任何一題答錯時,主試者會以...
環境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改善周遭環境問題的措施。4-2-3能表達自己對生活環境的意見,並傾聽他人對環境的想法。4-2-4能辨識與執行符合環境保護概念之綠色消費行為。4-3-1能藉由各種媒介探究國內外環境問題,並歸納其發生的可能原因。4-3-2能分析各國之環境保護策略,並與我國之相關做法做比較。4-3-3能對環境議題相關報導提出評論,並爭取認同與支持。4-3-4能建立伙伴關係,尋求適切的資源與協助,以設法解決環境問題。4-3-5能以各種管道向行政機關、民意代表或非政府組織發聲,以表達自己對環境問題的看法。4-4-1能運用科學方法鑑別、分析、瞭解...
辨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辨別、辨識
資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D.每一項學習內涵均應提供學生足夠的練習機會。E.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儘量使用自由軟體,引導學生辨識自由軟體、共享軟體與商業軟體的異同。(3)教具及有關教學設備 A.硬體設備應依規定規劃設置。 B.應有合法之軟體,儘量使用自由軟體,並強調自由軟體對資訊教育之價值。C.軟硬體之使用及介紹宜注意其多元性,以擴展學生的視野,並養成多元的觀念。(4)教學評量A.教學評量應以所教授之能力指標為評量標的。 B.為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與成就,教師應適時進行評量,針對學生學習成就與教學得失做補救或調整,俾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a.形成性...
骸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骨的通稱。一般指屍骨。[例]飛機不幸失事,罹難者的家屬,望著一堆堆難以辨識的骸骨,不禁悲從中來。
洞穴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內容摘要2 洞穴隱喻3 在教育上的啟示4 柏拉圖的形上學5 柏拉圖的知識論 內容摘要柏拉圖在理想國第七卷中,以洞穴來說明人追求善的過程。在比喻中,有一群人在地下洞穴裡,四肢被綑綁,其後方燒著一堆火,他們只能看著火光所映射出的影像,其中一人會辨識出其中虛假,走出洞穴接觸陽光。剛出洞穴的人會因為眼睛不適應光源,而無法睜眼分辨事物的真假,因此需要先從影子、水的倒影開始,認識到幻象與真實的差別,之後才能直視太陽,也就是智慧的共相 ─ 善。 洞穴隱喻柏拉圖以洞穴引喻他對真理、知識的看法。他把世界分為觀念界與現象界,而不變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