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代庖越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ㄆㄠˊ。 (5) 尸祝:古代祭祀時掌讀禱告詞的主祭人。 (6) 樽俎:音ㄗㄨㄣ ㄗㄨˇ。古代盛酒食的器具。此指祭祀用的禮器。
樽俎折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 (3) 尊俎: 古代盛酒食的器具,泛指宴飲、宴席。俎,音ㄗㄨˇ,古代祭祀時,用來盛祭品的禮器。 (4) 折衝:打退敵人攻城的戰車。指拒敵取勝。 (5) 晏子:晏嬰(?∼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齊人。歷事靈公、莊公,相齊景公。尚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史稱為「晏平仲」,後人稱為「晏子」。 (6) 與:音ㄩˋ,參與。〔參考資料〕 《戰國策.齊策五》蘇秦說齊閔王曰:「臣之所聞,攻戰之道非師者,雖有百萬之軍,比之堂上;雖有闔閭、吳起之將,禽之戶內;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間;百尺之衝,折之衽席之上,故鍾鼓竽瑟之音不絕,...
武陵世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19>。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20>,皆歎惋。餘人各復延21>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22>,處處誌23>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24>。未果,尋25>病終。後遂無問津26>者。 〔注解〕 (1) 太元:東晉孝武帝年號。 (2) 武陵:晉郡名,在今湖南省常德縣境。 (3) 緣:沿、循。 (4) 夾岸:水流的兩岸。 (5) 落英:落花。 (6) 髣髴:似乎、好像。 (7) 纔通人:只能容納一個人通過。 (8) 豁...
燒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遼、金、元的習俗。焚燒祭祀後的酒食。《金史.卷一○五.張暐傳》:「明昌二年,太傅徒單克寧薨,章宗欲親為燒飯。」
盛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豐盛甘美的酒食。《論語.鄉黨》:「有盛饌,必變色而作。」
歌遏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響遏行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列子》書中記載著一則故事:相傳從前秦國有個愛唱歌的人薛譚,去向秦青學習歌唱技巧,可是在還沒全部學會之前,他就自以為已經學成,於是向老師辭行,打算返鄉。秦青也不挽留他,還在郊外大道上設酒食為薛譚送行。在餞別的酒席中,秦青打著節拍,展開歌喉,唱起慷慨悲壯的曲子,歌聲高亢清越,振動了林間的樹木,又直上天際,遏止了浮雲的行進。薛譚聽到這樣的歌聲,才知道原來自己所學的不過是一些皮毛,於是請求秦青原諒,仍舊繼續拜師學藝,並且自此之後,再也不敢有學成歸鄉的念頭。《列子》文中以「聲振林木,響遏行雲」形容秦青的歌聲,後來「響遏行雲」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歌聲響亮高妙...
腳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兼賣酒食的小酒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民俗》:「其正酒店戶,見腳店三兩次打酒,便敢借與三五百兩銀器。」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酒肆》:「除官庫、子庫、腳店之外,其餘皆謂之拍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賞賜酒食。《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百里之內,牛酒日至,以饗士大夫醳兵。」唐.司馬貞.索隱:「醳酒,謂以酒食養兵士也。」
分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發落、處理。元.無名氏《爭報恩》第四折:「今日忠義堂上,分付這一樁公事去來。」
2.囑咐、交代。《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到得草堂之上,分付殺羊備酒,與劉大娘子成親。」《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姐夫,我與你義同骨肉,有甚分付,都在不才身上。決然不負所托,但說何妨。」
3.告訴。《水滸傳》第六二回:「你回家中,分付娘子,不要憂心,我過三五日便回也。」
4.給予、交付。《董西廂》卷六:「貧僧積下幾文起坐,盡數分付足下。」《三國演義》第五五回:「孔明分付三個錦囊與我,教我一到南徐,開第一個;住到年終,開第二個。」
投井下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播,雖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夢得事白上者,夢得於是改刺連州。嗚呼!士窮乃見節義。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游戲相徵逐,詡詡1>強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2>,真若可信;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3>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愧矣! 〔注解〕 (1) 詡詡:融洽的樣子。詡,音ㄒㄩˇ。 (2) 背負:背棄負心。 (3) 引手:伸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