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08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器宇軒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的神采奕奕,氣度不凡。《三國演義》第三六回:「只見一人侍立於側。玄德視其人器宇軒昂。」《隋唐演義》第七八回:「觀卿器宇軒昂,門庭雅,定然佳士。」也作「氣宇軒昂」、「軒昂氣宇」。
流離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清史稿.卷一二○.食貨志一》:「沿海各省所屬島嶼,多有內地民人安居樂業。若遽令遷移,使數十萬生民流離失所,於心何忍。」
訓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刑法上指犯罪行為人其犯罪行為之動機在公益或道義上顯可宥恕時,依法本應處以拘役或罰金,而由法官在宣示判決時,得於判決主文諭以訓誡代替拘役或罰金刑之宣示判決。[例]檢察官念在他罪行輕微且又是初犯,當面加以訓誡後,下令回。
姑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暫且。《儒林外史》第七回:「本該考居極等,姑且從寬,取過戒來,照例責罰。」《老殘遊記》第八回:「他姑且敷衍幾句,也就罷了。」
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紡織。《遼史.卷五九.食貨志上》:「國人樹桑麻,習組織。」
巧立名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出許多名目,以達到某種不正當目的。《明史.卷一九二.張原傳》:「民既困矣,而貢獻者復巧立名目,爭新競異,號曰:『孝順』。」《清史稿.卷二九四.諾岷傳》:「上屢各省督察有司,耗羨既歸公,不得巧立名目,復有所取於民。」
命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號令、下令、敕令、
敦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誠懇的邀請。《儒林外史》第三三回:「為此知該縣儒學教官,即敦請該生即日束裝赴院,以便考驗。」
時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按時節所頒布的政令。《禮記.月令》:「天子乃與公卿大夫共國典,論時令,以待來歲之宜。」
豺狼當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漢書‧孫寶傳>:「豺狼當道,安問狐理。」 故事漢順帝時,朝廷黑暗,漢安元年,漢順帝裝模作樣,委派使節八人,往各地巡視,說要整風紀。張綱便是被派八人中的一個。其餘七人,都是知名的高官,他們奉命之後,立刻準備車馬,定期出發。張綱年紀最輕,職位最低,卻最有見識。他叫人把車輪拆下,在洛陽一所都亭下埋起來,表示堅決不去。他說:「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罪大惡極豺狼就在首都洛陽的朝廷理專權橫行,為何不加懲處,卻要到各地抓狐狸,這樣的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