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15.25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聲疾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史.卷二五九.熊廷弼列傳》:「戊申己酉間,廷弼以御史按遼東,早以遼患為慮,請核地界,營伍,聯絡南、北關。大聲疾呼,人莫為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檄文令、告知等。《聊齋志異.卷一一.王者》:「於是急檄屬官,設法補解訖。」《儒林外史》第五回:「湯知縣把這情由細細寫了個稟帖,稟知按察司。按察司行文書檄了知縣去。」
一箭雙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資料〕 《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列傳下.高駢》高駢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孫也。家世禁衛,幼頗脩,折節為文學,與諸儒交,硜硜譚治道,兩軍中人更稱譽之。事朱叔明為司馬。有二鵰並飛,駢曰:「我且貴,當中之。」一發貫二鵰焉,眾大驚,號「落鵰侍御」。
有備無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史稿.卷一五八.邦交志六》:「密沿海文武營縣,及各口稅關員役,嚴行稽查,水師兵船不時哨巡,以為有備無患之計。」
積重難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積重難返」或作「積重難反」。指弊病累積變為嚴重了,就難以返回原來狀況。見用於明.張居正〈陳六事疏〉。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岳,明江陵人。他在穆宗時入閣,目睹自嘉靖、隆慶到萬曆年間,政治經濟百病叢生,長期累積下的弊端難以革除,國家汲汲可危。所以他上了〈陳六事疏〉,提出六個改革政治的方案,建議皇上整吏治,以富國強兵,中有「近來風俗人情,積習生弊,有頹靡不振之漸,有積重難反之幾」之句。此處用了「積重難反」,反,通「返」。後來「積重難返」用來指長期累積成的不良習慣與弊病,難以改正。
若無其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朱熹〈張忠獻公浚行狀〉:「公於是退居私室,與其心腹數人者密謀。夜召子羽及選密院,謹吏胥與夫家人等,不許聲張,若無其事。」
一箭雙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資料〕 《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列傳下.高駢》高駢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孫也。家世禁衛,幼頗脩,折節為文學,與諸儒交,硜硜譚治道,兩軍中人更稱譽之。事朱叔明為司馬。有二鵰並飛,駢曰:「我且貴,當中之。」一發貫二鵰焉,眾大驚,號「落鵰侍御」。
景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情形、現象。《文明小史》第一三回:「再說要見制臺的教士,曉得制臺優待遠人,一切俱洋務局預備,較之在湖南時官民隔閡,華洋齟齬,竟另是一番景象,心中甚是高興。」也作「景狀」、「景兒」。
洗心革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宋.蘇軾〈乞約鬼章討阿里骨劄子〉:「阿里骨兇狡反覆,必無革面洗心之理。」 02.清.林則徐〈會查驗新到外船貨物勾量水痕札〉:「各國夷人共聞共見,自必革面洗心,恪遵功令。」 參考詞語︰洗心回面注音︰ㄒ|ˇ ㄒ|ㄣ ㄏㄨㄟˊ ㄇ|ㄢˋ漢語拼音︰xǐ xīn huí miàn釋義︰猶「洗心革面」。見「洗心革面」條。 01.清.錢謙益〈王淑士墓誌銘〉:「楚士聞其公而喜,睹其明而服,習其反覆教誨,出於至誠,莫不洗心回面,誓不忍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斂、整的樣子。《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公子謖爾斂袂而興曰:『胡為其然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