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6.87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襟捉肘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中「振襟肘見」一語,跟「捉襟見肘」略有不同,「振襟」是整理衣襟的意思。現今則常用「捉襟見肘」比喻困不足、窮於應付的窘態。
井井不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端莊肅穆地使自己受尊敬,能有始有終而堅定不移,長久安穩而感到滿意知足,熱衷於堅守道德禮義且不感疲,運用英明的智慧洞察一切,一絲不苟地遵行禮法,掌握禮儀制度而安泰自若,會為別人的善言善行而感到溫馨快樂,也會因為別人不守名分而感到憂心忡忡,如果可以做到這些,就可以稱為聖人了。後來「井井有條」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整齊有序,條理分明。出現「井井有條」的書證如宋.樓鑰〈周伯範墓誌銘〉:「經理家務,井井有條;時出其餘,以周人之急。」
萬金之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極為尊貴的人。《三國演義》第二九回:「今何因一時之忿,自輕萬金之軀。」《紅樓夢》第七一回:「咱們奶奶萬金之軀,勞了幾日,黃湯辣水沒吃,咱們哄他歡喜一會還不得一半兒。」
清源正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種情況之下,無法遏止輕犯者作惡,官吏又每每以斬大盜建立威信,結果社會依然混亂。原因除了禮樂教養的缺外,就是刑法制定不當的後果。所以班固認為必須要從源頭開始清理、從根本開始整頓,也就是從檢討刑法制度做起,修改不當的法令,重新衡量罰則的輕重,才能使社會達到真正的安定,人民有安樂的生活。後來「正本清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澈底改革以解決問題。出現「正本清源」的書證如《晉書.卷三.武帝紀》:「思與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於置胤樹嫡,非所先務。」
青黃不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糧食,但也有糧食不夠的,這還可以說是惠政。可是在麥子成熟、戶戶不缺錢糧的五月發放,就算不得『救濟困』,簡直就是向人民放債取利!」後來「青黃不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新穀還沒成熟,存糧又已吃完;亦用來比喻有所匱,一時難以為繼。
流動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戶籍在某地,人居他處活動的外出人口;或人居某地活動,戶籍在他處的外來人口。[例]臺灣有很多流動人口,其中不外出求學的學生。
一貧似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貧如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貧如洗」原作「一貧似水」。如果一個人的身上像被水洗過一樣,什麼都沒有,自然是非常地貧窮。在所引典源宋.王鎡〈山居〉詩中,詩人便形容自己在山中隱居的生活「雖是一貧清似水」,物質生活很匱,但肯定沒有官府派的徭役纏身,所以他十分滿意這樣的生活。後來又有用「一貧如洗」形容人的身上就像被水清洗過一樣,什麼都不剩下,也是引申做非常貧窮的意思。如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小生一貧如洗,流落在這楚州居住。」《紅樓夢》第四七回:「你知道我一貧如洗,家裡是沒的積聚的,縱有幾個錢來,隨手就光的,不如趁空兒留下這一分,省得到了跟前扎煞手。」都是這種用法。
智昏菽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都沒辦法分辨,這樣的人怎麼可以做國君呢?後來「不辨菽麥」這句成語被用來形容人愚昧無知。亦用來比喻缺常識或判斷能力。
高枕安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高枕無憂」之典源,提供參考。 ◎1《戰國策.齊策四》齊人有馮諼者,貧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後孟嘗君出記,問門下諸客:「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馮諼署曰:「能。」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孟嘗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請而見之,謝曰:「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沉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馮諼曰:「願之。」於是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孟嘗君曰:「視吾家所寡有者。」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券遍合,起矯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
學習障礙兒童的類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童與人互動時,常出現敵對行為,如口角、攻擊,以至於影響人際關係。3.低動機與興趣指兒童對於與人互動缺動機和興趣,以至於在校缺少朋友。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學習障礙兒、神經心理/發展性的學習障礙英文關鍵字: Learning Disabilities、neuro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al learning disabilities 參考資料黃志成、王麗美、高嘉慧著。特殊教育,2003年4月,頁164-167,楊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