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786 ms
共 10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禍稔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1>也,相2>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3>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4>於邦內。吾恐季孫5>之憂,不在顓臾6>,而在蕭牆7>之內也。」 〔注解〕
(1) 由與求:由,仲由(西元前...
|
目不定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目不交睫」。見「目不交睫」條。01.清.王夫之〈牧石先生暨吳太恭人合祔墓表〉:「歲己酉,與先考同赴省試,先考中塗病作,遽謝同輩掖扶歸里。小艇炎蒸篝燈搔抑,目不定睫者五晝夜。」
|
青史傳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史,史書。青史傳名指在歷史留下永垂不朽的名聲。《三國演義》第九回:「將軍若扶漢室,乃忠臣也,青史傳名,流芳百世。」也作「青史流芳」。
|
糟糠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貧賤時共患難的妻子。參見「糟糠之妻」條。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您也要左右人扶侍,俺可甚糟糠妻下堂。」
|
高枕安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諾,先生休矣!」後期年,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顧謂馮諼:「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馮諼曰:「狡兔有三窟1>,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鑿二窟。」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斤,西遊於梁,謂惠王曰:「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強。」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遣使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齊王聞之,君臣恐懼,遣太傅賫黃金千斤,文車二駟,服劍一,封書謝孟嘗君曰:「寡人不...
|
以身試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以身試法」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王尊》王尊字子贛,涿郡高陽人也。少孤,歸諸父,使牧羊澤中。尊竊學問,能史書。……後上行幸雍,過虢,尊供張如法而辦。以高弟擢為安定太守。到官,出教告屬縣曰:「令長丞尉奉法守城,為民父母,抑彊扶弱,宣恩廣澤,甚勞苦矣。太守1>以今日至府,願諸君卿勉力正身2>以率下。故行3>貪鄙,能變更4>者與為治。明慎5>所職6>,毋7>以身試法。」 〔注解〕
(1) 太守:職官名。漢時為一郡之長,統掌政、軍、刑等事務。
(2) 正身:修身。
(3) 故行:舊有的行為。此指過去曾有貪鄙不法的行為。
(4) 更:改換。此指改過遷善。
...
|
殿上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人劉安世任諫議大夫時,敢與皇上當廷抗爭,執理不讓,時人稱為「殿上虎」。《宋史.卷三四五.列傳.劉安世》:「在職累歲,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爭,帝或盛怒,則執簡卻立,伺怒稍解,復前抗辭。旁侍者遠觀,蓄縮悚汗,目之為『殿上虎』,一時不敬懾。」
|
操戈入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入室操戈」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三五.張曹鄭列傳.鄭玄》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師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統歷》、《九章筭術》。又從東郡張恭祖受《周官》、《禮記》、《左氏春秋》、《韓詩》、《古文尚書》。以山東無足問者,乃西入關,因涿郡盧植,事扶風馬融。融門徒四百餘人,升堂進者五十餘生。融素驕貴,玄在門下,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子傳授於玄。玄日夜尋誦,未嘗怠倦。會融集諸生考論圖緯,聞玄善筭,乃召見於樓上,玄因從質諸疑義,問畢辭歸。融喟然謂門人曰:「鄭生今去,吾道東矣。」玄自游學,十餘年乃歸鄉里。家貧,客耕東萊,學徒相隨已數百千人。及黨事起,...
|
畏強凌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害怕強權,欺凌弱小。《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國之謀,非比畏強凌弱,懼刀避劍之人也。」
|
迴喪起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具,針灸太子的三陽五會等穴道。不一會兒,太子就醒過來了。扁鵲再叫弟子用藥交替熱敷他的腋下,並將太子扶起坐著,調理身體的陰陽之氣。之後再連續服藥二十天,太子就完全康復了。經歷這件事情,所有人都說扁鵲能讓死人復生,但扁鵲卻說:「不是我能讓死人復生,是這人還有機會存活,而我能將他救回而已。」後來「起死回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醫術高明。亦用於比喻毫無希望的情勢扭轉過來。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