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遺臭萬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貌。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若干則,全書共有一千多則。書中除了反映士人們的思想言行,以及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外,更善用了比喻、對照、誇張、描繪等文學修辭技巧。在〈尤悔〉篇中提到東晉大將桓溫,有一次在休息時躺著對親信們說:「像現在這樣冷冷清清的,毫無作為,將要被晉文帝和景帝所恥笑了。人生在世,不應當這樣沒沒無聞。」接著忽然坐起來說:「難道我就這樣既不能讓美名流傳於後世,也不能讓惡名永遠流傳後世嗎?」由此可以看出,桓溫認為要讓美名流芳後世,是不容易;但是如果能讓臭名傳於後世,也應算是值得自豪的事了。這當然只是桓溫自以為是的看法。後來「遺臭萬年」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
社會契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語言。(四)穩定的交流(Stable Exchange)在這個階段中,人們會自然而然地、開放地表達思想、感覺、及行為。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社會契入英文關鍵字:social penetration 參考資料彭懷恩著。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2012年初版,頁56-59,風雲論壇有限公司。
鑽牛犄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思想固執,自陷於困苦的境地。如:「事情過去就算了,你可千萬不要鑽牛犄角。」
圖像素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欣賞繪畫作品、攝影作品、電影的素養;較高一點的層次則是指能運用圖畫、攝影作品,甚至影片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以圖像創作來傳達訊息的能力。20世紀初期開始,視聽媒體快速發展,成為承載資訊、傳播資訊的重要管道,逐漸發展成為一種視覺語言。但許多學者專家指出,必須在中小學課程中即教導正確解讀視覺資訊的觀念,以及有關圖像素養的訓練,使其具有批判性的識讀技巧(Critical Viewing Skills)。圖像素養與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及電視素養(Television Literacy)均有密切的關聯,在意義上也...
寇謙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寇謙之為北魏著名道士,和新天師道的代表人物。原名謙,字輔真。祖籍上谷昌平,自稱東漢光武帝時,雍奴侯寇恂的十三世孫。寇謙之好仙道,有絕俗之心。少年時曾修張魯之術,後遇仙人成公興,隨之入華山,採食藥物不復饑。繼隱嵩山,修道七載,聲名漸著。公元4 4 8年卒,年八十四,以道士之禮葬。=著作=無=思想觀點=寇謙之比道教的養生成仙思想,和佛教的輪迴觀念結合在一起,提出新天師道的成仙之路。=評價=寇謙之改革了道官職位的世襲制度,主張唯賢是授,信守五常,...
蟲篆小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雕蟲小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揚雄是西漢後期的重要文人,口吃不善言談,以文章名世。揚雄的學術成就,自古以來頗多爭議。張衡稱讚他「妙極道術」,張子侯甚至尊為「西道孔子」;朱熹則認為他「拙底工夫」,只會模仿。揚雄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三方面。在思想上,揚雄模仿《周易》著《太玄》,模仿《論語》著《法言》,雖曰模仿,但其中不乏新見,可說是繼承了《周易》、《論語》的傳統,而又加以超越。在文字研究上,揚雄著有《方言》一書,是最早的方言研究專書,開啟日後方言研究的先河,是研究漢代方言、音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揚雄也是一個出色的文學家,早年他曾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作〈甘泉賦〉、〈羽獵...
南方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南方朔(男,1946年-),原名王杏慶,台灣作家、詩人、評論家、新聞工作者。創作大量的文學評論(包含詩論、書評),還有不少政論。有時於《中國時報》發表文章,另每週三於《國語日報》專欄〈光之所在〉撰寫英美詩歌選集及評論,並藉此提供讀者倫理指引。有些人認為他是思想偏左的文化評論家,長期關注政治、文化、社會議題,有「最用功的民間學者」之稱。 著作《文化啟示錄》《語言是我們的居所》《有光的所在》《自由主義的反思批判》
好道安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困,也信守天道,不因求取額外的欲望或私利而損害了生機,當然也不會任意索求而違逆正道。」其實道家的中心思想便是自然無為。文子所揭示的即此理念,所以要人安於現況,即使貧困,也能樂於信守正道,不作他想,也就是所謂的「安貧樂道」了。後來「安貧樂道」演變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能安於貧困的處境,並仍以信守道義為樂。
文過遂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季就回答說:「當為人晚輩不聽父兄的勸戒時,即使像先生您這麼能言善辯,又能拿他怎樣呢!況且盜跖的為人,思想靈敏猶如噴湧的泉水,情緒變化起伏就像驟起的狂風,飄忽不定,力量強大可以抵抗敵人的攻擊,口齒伶俐足以遮掩自己的過失,順他的心意就高興,不順心就生氣,而且容易用話來侮辱人。您就不用去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文過飾非」這句成語,用來指掩飾過失、錯誤。
以升量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升、石,皆為古代容量單位。一石相當於一百升。以升量石指用小的容器測量大的容量。比喻以淺陋的思想揣度高深的道理。《淮南子.繆稱》:「使堯度舜則可,使桀度堯,是猶以升量石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