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聽天所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聽天由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聽天由命」原作「聽天任命」。孔臧是西漢魯人,孔子十一代孫。西漢文帝時,孔臧嗣蓼侯,遷博士,拜太常,歷位九卿。西漢初年,各家學說不一,對儒家思想解釋不同。孔臧對此極為不滿,因此上書皇帝,乞為太常博士,以為紀綱古訓,使後人治學時有所依循。孔臧共作賦二十四篇。在〈鴞賦〉之中,孔臧藉著屋頂上聚集了不祥的飛鴞,來辨明吉凶禍福之理。他認為禍福本非命中注定,所以沒有常規可循,乃是按照每個人的行為,而得到相對的報應;與其汲汲於趨吉避凶的迷信,不如聽憑天意,自然發展,而一個人只要能夠謹慎自己的言行舉止,居仁行義,又何必憂慮上天會降下災禍?後來「聽天由命」這句成語就從...
故步不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儒家講求的忠孝仁義不同。所以當有人向他借老莊的書來看時,他便勸這位朋友打消這個念頭。既然已經學習儒家思想了,就不要再讀老莊,免得像《莊子》裡的燕國人一樣,要學趙國人優雅的步姿,結果非但沒學成,連自己原本走路的方式都忘了,只好爬著回國。這裡的典源用了「故步」。 「自封」見於晉.庾闡〈斷酒戒〉。作者在文中闡述戒酒的原因,認為酒癮一上來就放縱自己喝酒,會傷害純真自然的本性。於是作者便將酒杯、酒壺等一切酒器打破,以表示自己戒酒的決心。有個酗酒的朋友聽了這件事,氣得反駁他說:「酒自古以來都是為人所愛,連古代聖賢也不例外,他們也不致於喪失本性。你把酒器打破,做這樣地自我限制,不過是忌口,但心裡還是想著它,...
黨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思想、行為、信念之歧異而形成的派別。如:「黨派惡鬥,營謀私利,並非國家之福。」
廖玉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題之研究》1996年,東吳中研所博士論文•《我把作文變簡單了》1996年,幼獅文化•《細說桃花扇:思想與情愛》1997年,三民書局•《人生有情淚沾臆-唐代傳奇初探》,2001年,九歌出版社•《文字編織:讓寫作變容易的六章策略》2007年,三民書局語二甲 109702102 丁勤
米蘭‧昆德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繪人類境況。其作品輕鬆、通俗、隨意的淺層表象下實藏深刻沉重與精緻之哲思。  早期著有《玩笑》抨擊共展思想,流亡期間與其後作品《笑忘書》、《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則揭露蘇聯佔領下普通捷克人的生活與布拉格之春革命期間的人際及生活適應。晚期作品較偏國際化,富涵深刻哲理。‧米蘭‧昆德拉的國籍爭議:  自米蘭‧昆德拉以法文創作小說《不朽》,與其後的三部小說《慢》、《身份》與《無知》皆以法文創作,且至今沒有捷語版上市,此做法引起捷克文壇的爭論,甚至因此遭評已與捷克無關。  年輕書評家米哈爾·布羅哈斯卡認為:作家的國籍一般由他所從事創作...
高文典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思想高深的大著作。如:「這些高文典冊不受重視,實在可惜。」也作「高文大冊」。
家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王把國家視為自己的私產,世代相傳。[例]我國自夏朝以後的帝王都有家天下的思想
自然主義派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主義派典(naturalistic paradigms)自然主義派典的研究,是以下列兩種概念為基礎,一是生態學的假設,主張人的行為是受到組織背景的影響;另一是現象學的假設,認為只有理解人的思想、情感、價值觀念和行為,才可以算是理解人的整個行為。所以自然主義派典研究的觀點是基於下列的假設:1.在現實世界中,事件和現象不能從他們所嵌入的背景中描取出來,理解必須包括這個整體的許多部份之間的所有相互關係。2.不必考慮研究者和研究對象之間的交互作用,它是一種幻覺。的確,這種動態關係會使研究者本身成為資料收集和加工過程的轉換器。...
渾淪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壽禪師。 (6) 延壽:釋延壽,生卒年不詳。棄吏出家,五代時於杭州永明寺,倡導禪淨兼修,發揚「淨土思想」,圓寂後賜號「智覺禪師」。 (7) 渾崙:同「囫圇」、「渾淪」。指整個的,完整的。〔參考資料〕 《朱子語類.卷一二四.陸氏》而今不欲窮理則已,若欲窮理,如何不在讀書講論?今學者有幾個理會得章句?也只是渾淪吞棗,終不成又學他,於章句外別撰一個物事,與他鬥。
楊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詩是不存在的(卻可以流行),只有從複雜提昇到單純的詩,對具體事物的分析和對整體的沉思,使感覺包含了思想的最大縱深,也在最豐富的思想枝頭體現出像感覺一樣的多重可能性,層次的發掘越充分,思想的意向越豐富,整體綜合的程度越高,內部運動和外在寧靜間的張力越大,詩,就具有成為偉大作品的那些標誌」(《橄欖樹文學月刊》,〈幻象空間寫作〉,楊煉著);這番關於詩的深度思考,更可呈見作為詩人的...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