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9.5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前事不忘,來事之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條。01.《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列傳.東平憲王》:「昔象封有鼻,不任以政,誠由愛深,不揚其過惡。前事之不忘,來事之師也。」 
銳未可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降漢,與韓信破陳餘於井陘,餘被斬於泜水上。 (3) 韓信:?∼西元前196,西漢淮陰人。年輕時曾少年胯下之辱,後助漢高祖伐魏、擊趙、降燕、破齊,封為齊王,後徙封楚王。高祖熒欋背叛,偽作雲夢之會,擒置咸陽,降封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殺。 (4) 西河:地名。地約在今陝西省華陰縣一帶。位於黃河之西,故稱為「西河」。 (5) 魏王:魏豹,生卒年不詳。陳勝起兵後,豹往投靠,攻下魏地二十餘城而立為魏王。後被韓信所虜,為漢效力堅守滎陽,被周苛所殺。 (6) 禽:通「擒」,捕捉。 (7) 夏說:秦末漢初人,生卒年不詳。曾奉陳餘命令,說服齊王共同攻擊常山王張耳。 (8) 喋血:殺人眾多,踏血而行。...
捺定性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壓住脾氣。有耐、勉強的意味。《儒林外史》第二回:「那些孩子就像蠢牛一般,一時照顧不到,就溜到外邊去打瓦踢毬,每日淘氣不了。周進只得捺定性子,坐著教導。」
一塵不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塵不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時,一代高僧禪宗五祖弘大師有七百多名弟子,他想從中選擇一位來繼承衣缽,便要他們每人做一首偈,看看誰的修行最好。當時大家都公推最傑出的神秀,而神秀也毫不退讓地站出來,在牆壁上寫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遣有塵埃。」這四句的意思是說,身如樹,心如鏡,隨時勤於擦拭,必能常保潔淨,不沾灰塵。神秀的意思是要人在修行時,能夠斷絕俗欲,保持心靈純潔。弘大師看了這首偈後,大為讚賞,說以後修道之人若能遵守這四句話,便能修成正果,還要其他弟子們誦念。當時,弘的另一位弟子慧能聽到同學誦念這首偈,便說:「這首偈意境是很美,但並沒有真正參悟空性。」...
偷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竊笑,暗地裡笑。[例]眼看著他終於露出狐狸尾巴,大家都不住偷笑。
犬馬之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狗馬對主人忠心,不離主人而去。比喻人臣對君王的忠誠。唐.劉禹錫〈蘇州刺史謝上表〉:「雖兩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馬之戀,親近為榮。」也作「犬馬戀主」。
事事無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事無成」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詩(據《全唐詩.卷四四六.白居易》引)鬢毛不覺白毿毿1>,一事無成百不堪2>。共惜盛時辭闕下,同嗟除夜在江南。家山泉石尋常憶,世路風波子細諳。老校於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注解〕 (1) 毿毿:音ㄙㄢ ㄙㄢ,毛髮細長的樣子。 (2) 堪:能受,能承受。
不達時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不識時務」。見「不識時務」條。01.元.無名氏《獨角牛》第二折:「兀那君子,你好不達時務,不曉事也。」02.《群音類選.北腔類.卷二.粉蝶兒.終日跏趺曲》:「雖是我能辱,冤家太不達時務。」
舊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往已久的朋友。《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去齊,使於鄭。見子產,如舊交。」《三國演義》第一九回:「吾與玄德舊交,豈害他妻子?」也作「舊故」、「舊好」。
竊鈴掩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劉敞《公是先生弟子記》卷一:「夫不克己為德而謀害人之臣,猶竊鈴掩耳也,智止于自欺而已。」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