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氣憤填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當道的時候了。這種高尚的品行是值得為他們立傳的。
「義憤」是指士人見到漢室衰微,以致王莽有機可乘,奪取政權,心裡充滿了正義的憤怒。
「填膺」則見於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這是唐代的邊塞詩人高適替朋友餞別寫的一首詩,說從前看到朋友有才能卻不受重用,一直為他感到委屈。今日友人有機會為官,徵召的命令也下來了,這位朋友必須立刻前往嶺南上任。高適除了不捨之外,也叮嚀他到異地應注意的事情。詩中的「氣填膺」指的就是因朋友的懷才不遇感到不平,氣憤填滿胸中。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義憤填膺」,指胸中充滿因正義而激起的憤怒。
|
斬蛇逐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斬蛇指漢高祖劉邦起事前斬蛇於澤中的故事。參見「斬蛇」條。逐鹿指爭奪政權。參見「逐鹿」條。後以斬蛇逐鹿指群雄角逐,爭霸天下。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一二齣》:「風塵暗四郊,奮英豪,斬蛇逐鹿誰能料。」明.單本《蕉帕記》第三六齣:「耳不聞斬蛇逐鹿,口不言失馬亡羊,一任他桑田變海,海變田桑。」
|
拜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臣子上呈奏章,必先跪拜於地,以示尊敬,故上表稱為「拜表」。晉.羊祜〈讓開府表〉:「謹觸冒拜表,惟陛下察匹夫之志不可奪。」晉.李密〈陳情表〉:「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
言聽計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言聽計從」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1>楚已亡龍且,項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說齊王信曰:「天下共苦秦久矣,相與勠力擊秦。秦已破,計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今漢王復興兵而東,侵人之分,奪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關,收諸侯之兵以東擊楚,其意非盡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厭足如是甚也。且漢王不可必,身居項王掌握中數矣,項王憐而活之,然得脫,輒倍約,復擊項王,其不可親信如此。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為厚交,為之盡力用兵,終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須臾至今者,以項王尚存也。當今二王之事,權在足下。足下右投則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項王今日亡,則次取足下。足下與項王有故,何不反漢與...
|
赴湯投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上疏建言,景帝幾乎沒有不接受的。後來他倡議削諸侯封地,讓各諸侯王懷恨在心,當景帝果真採用其議,削奪諸侯王封地時,吳、楚等七個諸侯國便舉兵叛變,要求皇帝誅殺鼂錯,形成西漢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景帝為平息內亂,於是答應諸侯王的要求,犧牲了鼂錯。鼂錯雖然含怨而終,但他所提出的種種建議,對景帝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例如他曾對邊塞的守備提出建議,主張應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將士保衛疆土,他說:「對於能固守城池及戰勝敵人者,要給予爵位以示獎賞;對於能攻陷敵方城池者,要贈予所得的財貨以增加他的財富與權勢。唯有如此,才能使將士們甘願冒著生命的危險,不顧生死的為國效忠。」後來「赴湯蹈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
|
背暗投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拋棄黑暗,投向光明。比喻認清是非曲直,走向正道。元.尚仲賢《單鞭奪槊.楔子》:「高鳥相良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佐,背暗投明,古之常理。」明.沈采《千金記》第一三齣:「我欲背暗投明,奈無明王。」也作「棄暗投明」。
|
金迷粉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紙醉金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紙醉金迷」原作「金迷紙醉」。唐昭宗時,有個專門醫治毒瘡的醫生孟斧,他時常出入王宮為皇室成員治病,當時對宮室建築留下深刻的印象。後來他隱居蜀中時,特別將一個小房間布置得窗明几淨,使用的器物都貼上金紙,金光四射,十分耀眼。有人親眼看過,回去後跟人說:「在這個房間歇息,會讓人沉醉在絢爛奪目的光彩之中。」後來「紙醉金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奢侈浮華的享樂生活。
|
眉分八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眉毛像有八種顏色般的光彩奪目。《幼學瓊林.卷一九.身體類》:「百體非血肉之軀,五官有貴賤之別。堯眉分八彩,舜目有重瞳,耳有三漏。」
|
兵無血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具有仁心的人是愛人的,行義的人是遵循道理的,那還用兵幹甚麼呢?世界上所以有戰爭的原因,就是為了爭奪啊!」荀子回答說:「具有仁心的人自必愛人,因為他愛人,所以厭恨所愛的人被別人傷害。行義的人,自必遵循正道行事,因為他遵循正道,所以厭恨別人把正道攪亂。戰爭,是用來禁暴除害的,不是用來爭奪的。所以仁人之兵,所到之處,就有如時雨下降,沒有人不歡喜的。故堯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紂,都是以仁義之兵行於天下。所以近處的人愛他們的善行,遠處的人仰慕他們的德義,兵不血刃,即已降服敵人了。」後來「兵不血刃」被用來指尚未實際交戰,即已征服了敵人;或用來比喻輕易得勝。
|
用逸待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以逸待勞」之典源,提供參考。 《孫子.軍爭》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1>,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譁2>,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3>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注解〕
(1) 惰歸:鬆懈返回。
(2) 譁:音ㄏㄨㄚˊ,大聲喧鬧、吵雜。
(3) 佚:音|ˋ,通「逸」。安閑。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