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9.95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兵無血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具有仁心的人是愛人的,行義的人是遵循道理的,那還用兵幹甚麼呢?世界上所以有戰爭的原因,就是為了爭啊!」荀子回答說:「具有仁心的人自必愛人,因為他愛人,所以厭恨所愛的人被別人傷害。行義的人,自必遵循正道行事,因為他遵循正道,所以厭恨別人把正道攪亂。戰爭,是用來禁暴除害的,不是用來爭的。所以仁人之兵,所到之處,就有如時雨下降,沒有人不歡喜的。故堯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紂,都是以仁義之兵行於天下。所以近處的人愛他們的善行,遠處的人仰慕他們的德義,兵不血刃,即已降服敵人了。」後來「兵不血刃」被用來指尚未實際交戰,即已征服了敵人;或用來比喻輕易得勝。
無情無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惆悵無聊,精神不振。《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九出》:「知它是爭名利?知它是戀酒迷花?使奴無情無緒,困倚繡床,如何消遣!」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姐姐往常不曾如此無情無緒,自見了那生,便覺心事不寧,卻是如何?」
能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指主動、積極。如:「他能動的勤練跳遠,希望一舉得奧運金牌。」
冷嘲熱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虢:音ㄍㄨㄛˊ,春秋國名。魯昭公元年,楚公子圍和向戌等人會於此。 (4) 篡國:以不當手段取國家君位。篡,音ㄘㄨㄢˋ。 (5)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雜,議論紛亂的樣子。見「七嘴八舌」。
畫蛇著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酒。』一人蛇先成,引5>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6>。』未成,一人之蛇成,其卮曰:『蛇固7>無足,子安能8>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9>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軍殺將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齊,齊畏公甚,公以是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為虵(蛇)足也。」昭陽以為然,解軍而去。 〔注解〕 (1)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2) 祠者:祭祀神明的人。 (3) 舍人:左右親信或門客的通稱,此指門客一類。戰國時一般王公貴族之家都有舍人。...
大敗虧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了大敗仗。元.尚仲賢《單鞭槊》第四折:「某見唐元帥大敗虧輸,忙差尉遲恭接應唐元帥去了。」《喻世明言.卷六.葛令公生遣弄珠兒》:「李存璋唐朝名將,這一陣,殺得大敗虧輸,望風而遁。」
打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田獵。《喻世明言.卷六.葛令公生遣弄珠兒》:「後來葛令公在甑山打圍,申徒泰射倒一鹿,當有三班教師前來爭。」
內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1)周禮春官之屬,掌爵、祿、廢、置、殺、生、予、之法;隋代改中書內史令。民國初年,總統府亦嘗設內史,掌函牘。(2)秦時設置,治理京師之地。漢官亦承此制。《史記.卷八八.蒙恬列傳》:「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拜為內史。」《漢書.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內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師。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內史。」(3)漢代稱諸侯之官,掌治國人。《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申公傳》:「周霸至膠西內史,夏寬至城陽內史。」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又漢代山陵,哀策流文,周喪盛姬,內史執策。」
不名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體面,有損名譽。如:「兄弟之間為了爭家產而爭吵不休,是極不名譽的。」
道謀是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小雅.小旻》:「如彼築室於道謀,是用不潰于成。」指與路人相議謀,因意見紛歧,而難以成功。唐.柳宗元〈梓人傳〉:「彼主為室者,儻或發其私智,牽制梓人之慮,其世守,而道謀是用,雖不能成功,豈其罪耶!」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