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7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聲色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動聲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動聲色」原作「不發聲色」。韓愈是唐代文學家,他精通六經百家,崇尚儒學,排斥佛老,文章氣勢宏偉、會古今,自成一家,為後世治古文者所取法。他因為學高識廣,曾任國子博士,相當於今天的國立大學教授,頗負盛名。當時的中書令許國公贈予太尉韓公神道碑,請韓愈代為撰寫碑銘。韓愈在碑銘中寫到太尉韓公為人處世的特點:與人保持距離,不和任何人嘻笑親近,所以他只要一有輕鬆笑語,大家都像得到比金帛還要貴重的賞賜一般;他在判案時也從不流露私人情感,公正嚴明,只就法律論斷,因此幾乎沒人敢犯法。後來「不動聲色」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如《水滸傳》...
傍人籬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寄人籬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寄人籬下」原是指寄居在別人屋下,不能自主。在《南齊書.卷四一.張列傳》中被用來比喻作品因襲他人。內容記載南北朝時,南朝的齊國有個奇人叫張,他身材五短、外貌醜陋,但卻精神飽滿,特立獨行,不拘小節。齊高帝非常喜歡他,常常接見他,說他這個人真是空前絕後。見他衣著破爛,還將自己的衣服重新剪裁後送給他,表示兩人的情誼。他的文章也是十分特殊,獨創一格,引起文壇相當大的震憾,並在〈門律自序〉這篇文章中闡述自己為文的觀點,強調盡信書不如無書,文章並沒有所謂的常體,文人要有自己的風格,不能「寄人籬下」,一味依託前人,守舊習而不改新,不能自創一格。但這句成語後多用...
火上弄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冰遇火即。比喻非常容易。《西遊記》第三五回:「潑魔苦苦用心拿我,誠所謂水中撈月;老孫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也作「火上弄冰凌」。
高行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界級。台灣的中國文藝協會理事長王吉隆則認為,高行健的作品很有民族性,他將西方現代文學技巧和東方精神為一爐,並用自己獨特的藝術方式詮釋出來。參考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E9%AB%98%E8%A1%8C%E5%81%A5;http://www.lib.cuhk.edu.hk/electronic/gao/gao_works.htm責任編輯:王上嘉
閩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儒朱熹的學術思想。朱熹於治學上繼承洛學程頤的觀點,主張追求道理的本源。理學上合了周敦頤、張載、二程與其他各派說法,擴大範圍,理學至此達到極盛。因朱熹講學,均在閩江上游,故其學派稱為「閩學」。
斷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決斷事情。《荀子.王霸》:「三邪者在匈中,而又好以權謀傾覆之人斷事其外。」《南史.卷四四.齊武帝諸子列傳.竟陵文宣王子良》:「王雖為身計,實安社稷,恨其不能斷事,以至於此。」
放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肛門洩出臭氣。《太平廣記.卷二四六.張》:「於御前放氣,寶積起謝曰:『臣兄觸忤宸扆。』上笑而不問。」也作「放屁」。
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封禪於泰山。南朝齊.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方握河沉璧,封山紀石。」
講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人說情,請求通。如:「比賽是公正的,不得講情。」
大和民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亞民族之一。即日本人,主要分布在日本。由通古斯人、馬來人、漢人和朝鮮人等長期合而成。西元前二世紀始受中國文化影響,後建立大和國,遂有大和民族之稱。歷經大化革新、明治維新,合東西方文化,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操日語,屬阿爾泰語系,文字以漢字和假名混合使用,後又大量引進西方外來語。信仰佛教和神道教,民族服裝為和服。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