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6.48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沿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流而下或逆流而上。唐.李白〈淮陰書懷寄王宗成〉詩:「沿洄且不定,飄忽悵徂征。」唐.韋應物〈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詩:「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綠玉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綠玉手杖,相傳為神仙所用的手杖。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詩:「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帝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師。天子所居住的地方。唐.李白〈哭晁卿衡〉詩:「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望眼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望眼欲穿」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杜甫,字子美,唐河南鞏縣人,是唐代文學史上了不起的詩人。他自小好學,七歲便能作詩,二十歲後漫遊各地,於洛陽認識李白。杜甫客居長安十年,鬱鬱不得志,仕途失意而過著貧困的生活。安史亂後,杜甫投奔肅宗,任左拾遺,後因直諫被貶華州,不久棄官移居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旁,世稱「浣花草堂」。後來投靠劍南節度使嚴武,擔任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因稱為杜工部。嚴武死,他失去憑藉,又再度過著流離顛沛的生活。後來他攜家離開四川欲投靠親戚,途中病卒於岳陽,享年五十八歲。有《杜少陵集》。這首〈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詩,是杜甫送好友賈至及嚴武的詩。當時賈至因事被...
粉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傳統比喻女子的容顏。唐.駱賓王〈棹歌行〉:「秋帳燈光翠,倡樓粉色紅。」唐.李白〈邯鄲南亭觀妓〉詩:「粉色豔日彩,舞袖拂花枝。」
磴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登山的石路。唐.李白〈北上行〉:「磴道盤且峻,巉巖凌穹蒼。」唐.李程〈華清宮望幸賦〉:「步磴道以寂歷,眄廣庭以寥曠。」
鳴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漁人以椎擊船後近柁的橫木,使魚驚伏以便捕捉。唐.李白〈送殷淑〉詩:「俄然浦嶼闊,岸去酒船遙。惜別耐取醉,鳴榔且長謠。」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又不是採蓮女撥棹聲,又不是捕魚叟鳴榔動。」
切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骨銘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這篇〈上安州李長史書〉是唐代詩人李白,在安州遊歷時寫給李(京之)長史自我推薦的書信,期望得到賞識而受到任用。在這之前,李白曾經得罪李長史,但李長史原諒了他,所以在書信中,他引用《世說新語.政事》:晉代王承任東海郡太守時,有一個人因為在老師家讀書讀到太晚,回家時犯了宵禁,王承就說:「鞭打像甯越一樣勤學的人來樹立威名,恐怕不是治理政事的根本之道。」於是派人送他回家。李白以這則故事來讚揚李長史的寬宏大量,並且表明會將李長史的恩德刻在骨頭,記在心上。後來「刻骨銘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感受深刻,難以忘懷。
白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平白無故。唐.李白〈越女詞〉:「相看月未墮,白地斷肝腸。」
銀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計時器上銀製的漏箭。唐.宋之問〈壽陽王花燭圖〉詩:「莫令銀箭曉,為盡合歡杯。」唐.李白〈烏棲曲〉:「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