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負笈擔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簦,古代有柄的笠,形狀似傘。負笈擔簦指背著書箱,扛著有柄的笠。比喻出外求學。南朝.任昉〈求為劉瓛立館啟〉:「有朋自遠,無用栖憑,皆負笈擔簦,櫛風沐露。」
八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文聲律上的八種弊病,為南朝沈約等人提出。八病通常指五言詩在句子音律配合上有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等八種缺失。
覓封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建功立業。宋.陸游〈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詞:「當年萬里覓封侯,疋馬戎州。」元.鄭光祖《王粲登樓.楔子》:「憑著我高才和這大手,穩情取談笑覓封侯。」
重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重視土地。《左傳.襄公二十一年》:「雖賤必書,重地也。」《穀傳.昭公五年》:「莒無大夫,其曰牟夷何也,以其地來也,以地來則何以書也,重地也。」
八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天下民心。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樂府》:「敷訓胄子,必歌九德,故能情感七始,化動八風。」
通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往來交好。《北史.卷六四.柳虯傳》:「侯景作亂江南,周文令帶韋使江、郢二州,與邵陵、南平二王通好。」
趯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跳躍的樣子。《詩經.召南.草蟲》:「喓喓草蟲,趯趯阜螽。」南朝.吳均〈酬別江主簿屯騎〉詩:「寒蟲鳴趯趯,落葉飛翻翻。」
通天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天子戴的一種帽子,創始於秦,至清廢除。通常天子在郊祀和宗廟中所佩戴。其冠高九寸,正豎,頂向後稍斜,然後直下,鐵製的卷上有展筩──筒狀而作伸展狀,且通天冠的額部有金博山──是用黃金製成山嶽形的片狀飾物,乃是仿照博山爐所做,其作用是企求與神仙相通的一種心理。通天冠與帝王的另一種禮冠「冕」,本來各為一物,互不相關,但是從南北朝以後的冕,往往由通天冠加延而成,稱為「通冠平冕」,頂上的那塊延,正好與天平,因此也稱為「平天冠」、「平天冕」、「平頂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脊、山嶺。同「岡」。《廣韻.平聲.唐韻》:「崗,又作堽,並俗。」《五代史平話.史.卷上》:「那樹林深處見一個小小地莊舍,僻靜田地裡,前臨剪徑道,背靠殺人堽。」
壁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在牆壁上的畫。唐.駱賓王〈四月八日題七級〉詩:「銘書非晉代,壁畫是年。」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二:「江瀆廟西廂有壁畫犢車。廟祝指以示予,曰:『此部家子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