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分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分輩。《辭.宋玉.招魂》:「分曹並進,遒相迫些。」
沒金飲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箭鏃。羽,箭後的羽毛。沒金飲羽比喻用力很猛以致箭射入極深。《韓詩外傳》卷六:「昔者熊渠子夜行,寢石,以為伏虎,彎弓而射之,沒金飲羽。」
夾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兩面攻擊。《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狐毛、狐偃以上軍夾攻子西,左師潰。」《國語.吳語》:「越人分為二師,將以夾攻我師。」也作「夾擊」。
痛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沉痛迫切。《漢書.卷三六.元王傳.劉向》:「向自見得信於上,故常顯訟宗室,譏刺王氏及在位大臣,其言多痛切,發於至誠。」《文明小史》第二六回:「況且內中有人到過雲南,曉得那裡官府待百姓的暴虐,說得何等痛切!」
磨踵滅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摩頂放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地去做。」後來《孟子》原文中的「摩頂放踵」,就用來比喻捨己救世,不辭勞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至誠。大徐《說文解字.心部》:「愊,誠志也。」《漢書.卷三六.元王劉交傳》:「發憤悃愊,信有憂國之心。」唐.顏師古.注:「悃愊,至誠也。」《新唐書.卷一八二.劉瑑傳》:「諫罷武宗方士,言多懇愊。」
浮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行走的樣子。《辭.屈原.九章.抽思》:「悲秋風之動容兮,何回極之浮浮。」
赴蹈湯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乎沒有不接受的。後來他倡議削諸侯封地,讓各諸侯王懷恨在心,當景帝果真採用其議,削奪諸侯王封地時,吳、等七個諸侯國便舉兵叛變,要求皇帝誅殺鼂錯,形成西漢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景帝為平息內亂,於是答應諸侯王的要求,犧牲了鼂錯。鼂錯雖然含怨而終,但他所提出的種種建議,對景帝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例如他曾對邊塞的守備提出建議,主張應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將士保衛疆土,他說:「對於能固守城池及戰勝敵人者,要給予爵位以示獎賞;對於能攻陷敵方城池者,要贈予所得的財貨以增加他的財富與權勢。唯有如此,才能使將士們甘願冒著生命的危險,不顧生死的為國效忠。」後來「赴湯蹈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奮不顧身,不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陳列、排列。同「陳」。《辭.宋玉.招魂》:「敶鐘按鼓,造新歌些。」
不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停止、不撤除、不摒棄。《辭.宋玉.招魂》:「娛酒不廢,沉日夜些。」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臣聞明主使臣,不廢有罪,故奔北敗軍之將,用秦魯以成其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