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0.66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鮑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鮑照(414年-466年),字明遠,人稱鮑參軍,東海(今江蘇漣水縣北)人,中國南北朝詩人。宋元嘉(424年—453年)中,劉義慶以他為國侍郎。其後成為太學博士、中書舍人。臨海王劉子頊鎮荊州時,由於任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劉子頊作亂,為亂兵所殺。 文學風格鮑照的詩主要學習張協和張華,善於摹寫形狀。宋顏延之問己與謝靈運優劣於鮑照,照曰:「謝五言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君詩鋪錦列繡,亦雕繢滿眼。」胡應麟《詩藪》稱其「上挽曹、劉之逸步,下開李、杜之先鞭」著有《鮑參軍集》。與謝靈運、顏延之並稱「元嘉三大家」。當謝靈運大力創作富豔精工的山水詩時,鮑照也開始了創作生活,並以“文甚遒麗”的古樂府逐漸聞名於...
元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 (西元723~772)字次山,別號漫叟。唐代河南(今河南省洛陽市)人。後魏的後裔,天寶十二年進士,參加過討伐安祿山叛亂的軍事活動。曾任道州刺史關心民間疾苦,有德政、容管經略使,有政績。詩風樸質通俗,力排綺靡之習。 著作 《新唐書》、《舊唐書》都有他的傳。著有《元次山文集》十卷。
上官婉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上官婉兒(664年-710年),唐朝陝州陝縣人(今河南三門峽)。上官儀孫女。上官儀獲罪後被沒入宮中,上官婉兒與母親鄭氏同被配沒掖廷。母親鄭氏是太常少卿鄭休遠之姊,在鄭氏培養下,上官婉兒熟讀詩書,明達吏事。儀鳳二年(677年),以聰慧得幸於武則天,頗能詩,武后稱帝時,詔敕多出其手者,時稱「內舍人」。神龍元年(705年),唐中宗復位後,仍得中宗、韋后寵信,專掌起草詔令。成為中宗的妃子,並冊封為昭容。與太平公主亦多往來,與武三思私通。曾建議中宗擴大書館,增設學士,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又與韋后、安樂公主等人操縱政治,樹立私黨,廣納賄賂。景龍四年(710年),中宗崩,韋后欲效武后而稱帝,臨淄王李隆...
冰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冰心,原名謝婉瑩,原籍福建長樂縣,1900年10月5日出生於福州市。童年,她在煙台度過了七八年山陬海隅的生活,故其早期作品常以大海為題材。幼年,她廣泛地閱讀了中國古典小說和漢譯外國作品。1912年她考入福州女子師範教育科。1913年隨家到北京,進入教會學校貝滿女子中學。1918年,冰心抱著學醫的目的考入協和女子大學理預科,後改變初衷,轉學文學。1923年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燕京大學文科。 著作著名的翻譯作品有印度泰戈爾的《園丁集》、《吉檀迦利》、《泰戈爾劇作集》,黎巴嫩作家紀伯倫的《先知》等。 評價其思想深受共產主義思潮影響,是一位以對下層人民的愛的思想貫穿寫作的作家。責任編輯:陳姿穎
卜舫濟(Francis L. Hawks Pot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漢語中用來區別聲調的符號,陰平是「ㄧ」,陽平是「ˊ」,上聲是「ˇ」,去聲是「ˋ」,輕聲是「˙」。[例]國語中的調號地位和西洋語文的重音一樣重要。
The_Grammar-Translation_Metho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Introduction2 Principles3 Techniques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IntroductionThe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is not new. It was had different names, but it has been used by language teachers for many years. At one time it was called the Classical Method since it was first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lassical la...
班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班彪除有長子班固為之傳薪,次子班超則在「國防外交」領域上表現出色,所謂「西漢有張騫,東漢有班超」。班超停留西域三十一年,結交西域各國,帶兵護衛絲路,讓商賈安心往來,絡繹於途。
話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本話本是指經由"講"和"說"在書寫成文的故事。宋代的說話分為四家:「小說,講經,講史,合生」小說:大多為男女愛情。俠義。神怪的故事講經:為佛經的故事,承襲唐代僧旅的"俗講"(大唐三藏取經詩話)講史:史書中記載的朝代興亡合生:為男女藝人對口表演
不知進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義 形容言語行動沒有分寸。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