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堂皇冠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為才識出眾的人。「堂皇」一詞見於《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胡建》。漢武帝時渭城縣令胡建是個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的人。他在軍中時,與走卒打成一片,感情甚篤。當時管軍務的監軍御史將軍地據為己用,做起生意來。胡建認為監軍違反軍紀,理當問斬。於是告訴走卒說:「有人不守軍紀當斬,我要你們抓誰就抓誰,斬誰就斬誰。」於是在選兵馬之日,監軍與其他軍官坐在廳堂上,胡建帶著走卒下堂拜見後,指著監軍叫道:「取彼!」走卒便一擁而上將監軍抓下堂來,胡建又下令:「斬之!」走卒就將他斬殺。後來這兩個詞語就被合用成「冠冕堂皇」,形容莊嚴體面、氣派高貴的樣子,亦用於形容表面上光明正大的樣子。
蹇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剛正不阿的樣子。《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遂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內諫爭於王,外責傅相,引經義,陳禍福,至於涕泣,蹇蹇亡已。」
阿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黨徇私。《禮記.月令》:「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晏子春秋.內篇.問上》:「其行公正而無邪,故讒人不得入。不阿黨,不私色,故群徒之卒不得容。」
珠沉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滄海裡的一顆明珠啊!」閻立本就薦舉他為并州法曹參軍。狄仁傑一生忠於唐室,勤於吏職,政績頗著,又剛正不阿,敢於直諫,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及人民的擁戴,終能上承貞觀,下繼開元,為唐朝開展另一個盛世。後來原文中的「滄海遺珠」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被埋沒的人才或珍貴事物。   如果單就「遺珠」的典故來看,那在《莊子.天地》裡頭就已經有一則關於「遺珠」的寓言。傳說黃帝到赤水北方遊歷,在路上遺失了寶珠,便派出足智多謀的知去尋找,結果沒有找到;於是又派眼明手快的離朱和喫詬去尋找,還是沒有找到;最後黃帝沒法子,只好派出平時就糊裡糊塗的象罔,結果寶珠卻被他找到了。因此黃帝驚訝道:「我派出那麼多精明幹練的臣子去找寶珠...
害理傷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孫捍衛入城,自詣3>質審,訴婦惡狀。宰4>不能屈,送廣文5>懲戒以悅王。廣文朱先生,世家子,剛正不阿6>。廉7>得情,怒曰:「堂上公以我為天下之齷齪8>教官,勒索傷天害理之錢,以吮人癰痔9>者耶!此等乞丐相,我所不能!」竟不受命,孫公然歸。王無奈之,乃示意朋好,為之調停,欲生謝過其家。孫不肯,十反不能決。婦創漸平,欲出之,又恐王氏不受,因循而安之。妾亡子死,夙夜傷心,思得乳媼,一問其情。因憶無病言「逃於楊」,近村有楊家畽,疑其在是;往問之,並無知者。或言五十里外有楊谷,遣騎詣訊,果得之。 〔注解〕 (1) 快意:稱心如意。 (2) 訟:訴訟。 (3) 詣:音|ˋ,前往。 (4) 宰...
充飢畫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畫餅充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畫餅,畫成的餅。比喻徒具形式而無實用價值。根據《三國志》記載,三國魏盧毓為人正直不阿,敢於上諫直言,頗得魏明帝賞識,任命為吏部尚書,擔任推舉人才的工作。魏明帝向來厭惡那些聲名顯揚,卻無才學的人,這時剛好中書郎一職出缺,於是下詔要求盧毓推舉人才時要注重真才實學,不要選那些徒具名聲的人,否則便像在地上畫餅一般,只能看而不能吃。後來「畫餅充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徒具虛名而無益於實際。亦用來比喻徒事空想無益於事。
後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松柏雖經霜雪,卻獨為最後凋傷。語出《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比喻君子處濁世而守正不阿。《漢書.卷八二.王商等傳.贊曰》:「傅喜守節不傾,亦蒙後凋之賞。」
方正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人正直,不逢迎諂媚。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二二.夢幻許昌》:「嘉定有老儒,名朱綱,為人方正不苟,頗信佛老之說。」也作「方正不阿」。
珠遺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滄海裡的一顆明珠啊!」閻立本就薦舉他為并州法曹參軍。狄仁傑一生忠於唐室,勤於吏職,政績頗著,又剛正不阿,敢於直諫,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及人民的擁戴,終能上承貞觀,下繼開元,為唐朝開展另一個盛世。後來原文中的「滄海遺珠」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被埋沒的人才或珍貴事物。   如果單就「遺珠」的典故來看,那在《莊子.天地》裡頭就已經有一則關於「遺珠」的寓言。傳說黃帝到赤水北方遊歷,在路上遺失了寶珠,便派出足智多謀的知去尋找,結果沒有找到;於是又派眼明手快的離朱和喫詬去尋找,還是沒有找到;最後黃帝沒法子,只好派出平時就糊裡糊塗的象罔,結果寶珠卻被他找到了。因此黃帝驚訝道:「我派出那麼多精明幹練的臣子去找寶珠...
董狐之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君,使之被殺害,故趙盾間接殺害其君主,是以下殺上、大逆不道的大罪。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剛正不阿 相反詞 阿諛奉承 5.例句 優秀的史學家撰寫歷史時,就需要董狐之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