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背道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項美德更是衰微,連知道的人都很少了。此外,行事和古代施政完全相反。例如:古時候的宰相言行舉止都正直不阿,以挽救危亡顛覆的局勢為己任,今日的宰相則是行事敏捷,言語謙恭,只求全身而退,遠離災禍。」後來「背道而馳」這句成語也許就是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彼此的目標或理想完全相反。
尺幅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南史》記載,竟陵文宣王蕭子良的孫子蕭賁,身高不滿六尺,為人剛正不阿。年幼時好學,有寫作的才能,寫得一手好字,並且擅長繪畫。他的繪畫功力能夠使篇幅不大的扇面上畫的山水畫,看起來好像是畫著萬里般寬廣的景物。後來「尺幅千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篇幅雖短而內容豐富,氣勢遠大。也作「咫尺萬里」等。
劉禹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了改革運動,但遭遇失敗,以致人生坎坷,多次受貶。但是,他沒有屈服於權貴,而是以文明志,表現了他剛直不阿的品格和豁達的胸襟,身處逆境,心憂天下。 初章永貞元年,劉禹錫初貶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行至江陵,再貶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一度奉詔還京後,他又因賦詩《遊玄都觀》觸怒當朝靠阿諛逢迎上來的權貴而被貶為連州刺史,後歷夔州、和州刺史。他沒有自甘沉淪,而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世事的變遷和宦海的沉浮。在被貶至安徽省和州時,按當時的規定,他應住衙門裏三間三廈的屋子。可是,和州策知縣是個見利而為的小人,目光勢利,他見劉禹錫被貶...
直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正直不阿的言論。《三國演義》第三○回:「袁紹不納直言,後必為曹操所擒。」
直言骨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1.1 譯文1.2 釋義2 近義詞3 反義詞 出處唐 韓愈〈爭臣論〉:「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天子有不僭賞從諫如流之美」 譯文大家都知道,朝廷上有說話正直,剛正不阿的臣子,而皇帝具有不濫施獎賞而又能虛心聽從規勸之言的美德 釋義說話正直,氣節剛正。形容為人剛正言行如一 近義詞剛正不阿面折廷爭犯顏相諫 反義詞逢迎拍馬口蜜腹劍笑裡藏刀
摧眉折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李白.夢遊天老吟留別詩︰「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2.釋義 摧眉︰低眉。折︰彎。意謂低頭彎腰。 3.用法 比喻趨炎附勢,竭力奉承,毫無骨氣。 4.義近.義反 義近 阿諛奉承、獻媚取寵 義反 剛正不阿、寧折不屈、堂堂正正 5.例句 他只會摧眉折腰,巴結上司而得到更好的利益。
穿鑿傅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穿鑿附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穿鑿附會」係由「穿鑿」及「附會」二語組合而成。 「穿鑿」一語見於《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王吉》。王吉,字子陽,西漢時琅琊人,他不畏權勢,剛直不阿,忠君敢言。宣帝時王吉被任命為博士、諫大夫,他認為朝中所以綱紀混亂,缺少章法,是因為那些庸俗無卓見的官吏,治理人民沒有根據,任意穿鑿,各取所需,因此禮義敗壞,難以修復。 「附會」一語則見於《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袁盎,字絲,西漢楚人。文帝時為郎中,以建言有名。在〈袁盎鼂錯列傳〉文末,太史公說:袁盎雖然不好學,可是他善於將古事融合時事,發表議論,並以仁愛之心為本體,常常徵引大義,慷慨激昂。 ...
賞善罰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獎賞行善的人,懲罰作惡的人。漢.貢禹〈贖罪〉:「賞善罰惡,不阿親戚。」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八九.經告篇》:「行善益算,行惡奪筭,賞善罰惡,各有職司,報應之理,毫分無失。」
屬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部下。[例]那位長官為人公正不阿,屬下都很尊敬他。
草滿囹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監獄中無犯人而長滿了草。語本《隋書.卷七三.循吏傳.劉曠傳》:「在職七年,風教大洽,獄中無繫囚,爭訟絕息,囹圄盡皆生草,庭可張羅。」比喻為官清明,犯罪者少。如:「執政者唯有公正不阿,仁民愛物,方能使社會祥和,人人守法,草滿囹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