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樂極悲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樂極生悲」之典源,提供參考。 #《淮南子.道應》1>孔子觀桓公之廟,有器焉,謂之宥卮。孔子曰:「善哉!予得見此器。」顧曰:「弟子取水。」水至,灌之其中則正,其盈則覆。孔子造然革容曰:「善哉!持盈者乎!」子貢在側曰:「請問持盈。」曰:「益而損之。」曰:「何謂益而損之?」曰:「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日中而移,月盈而虧2>。是故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多聞博辯,守之以陋;代力毅勇,守之以畏;富貴廣大,守之以儉;德施天下,守之以讓。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而弗失也。反此五者,未嘗不危也。」故老子曰:「服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一二六....
|
夢熟黃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形體,無苦無恙,談諧方適,而歎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適之謂?」翁曰:「此不謂適,而何謂適?」答曰:「士之生世,當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列鼎而食,選聲而聽,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後可以言適乎。吾嘗志於學,富於游藝,自惟當年青紫可拾。今已適壯,猶勤畎畝,非困而何?」言訖,而目昏思寐。時主人方蒸黍1>。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2>。」其枕青瓷,而竅其兩端3>。生俛首4>就之,見其竅漸大,明朗。乃舉身而入,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5>女。……明年,舉進士,登第;釋褐秘校6>;應制7>,轉渭南尉;俄遷監察御史;轉起居舍人8>,知制誥9>。三載,出典同州10>,遷...
|
黃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形體,無苦無恙,談諧方適,而歎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適之謂?」翁曰:「此不謂適,而何謂適?」答曰:「士之生世,當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列鼎而食,選聲而聽,使族益昌而家益肥,然後可以言適乎。吾嘗志於學,富於游藝,自惟當年青紫可拾。今已適壯,猶勤畎畝,非困而何?」言訖,而目昏思寐。時主人方蒸黍。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其枕青瓷,而竅其兩端。生俛首就之,見其竅漸大,明朗。乃舉身而入,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女。……明年,舉進士,登第;釋褐秘校;應制,轉渭南尉;俄遷監察御史;轉起居...
|
九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族一辭始見於〔尚書.堯典〕;經文為:「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由此可以看出帝堯的治國理念,重視道德教化;從正己修身做起,以明德為修身之本,能明德才能與近親族人和睦相處,再推及全國百姓,寰宇萬邦,呈現各國和平共處、萬民歸心的昇平景象。在從個體通往群體的過程中,親九族是重要的步驟。
「九族」的涵義,漢代儒家學者有二種解說:一是〔今文尚書〕學者夏侯氏、歐陽生,認為九族是異姓親族,即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一是〔古文尚書〕學者馬融、鄭玄,認為九族是同姓親族,從己身起算,上至高祖,千及玄孫,即高祖、曾祖、祖、父、己、子、孫、曾孫、玄... |
天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然的分界。《莊子.齊物論》:「何謂和之以天倪。」
|
怫然作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忿怒而改變臉色。如:「他怫然作色道:『難道是我做錯了嗎?』」《莊子.天地》:「謂己諛人,則怫然作色。」
|
上為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上行下效」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班固《白虎通.卷八.三教》1>教者,何謂也?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民有質樸,不教而成。故《孝經》曰:「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論語》曰:「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尚書》曰:「以教祗德。」《詩》云:「爾之教矣,欲民斯效。」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春秋元命苞》。〔參考資料〕 《春秋元命苞》(據《太平御覽.卷三六○.人事部一.敘人》引)天人同度,正法相授。天垂文象,人行其事謂之教。教之為言效也,上為下效,道之始也。
|
熏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南風。亦指和暖的風。《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何謂八風?……東南曰熏風。」南朝陳.徐陵〈陳文帝哀&f446a_.gif;文〉:「若水傳帝,熏風御民;重光所集,世載於陳。」《石門文字禪.卷二.&f16ad_.gif;巽中》:「熏風度南枝,餘芳委紅綠。」
|
燕雀處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燕雀處堂」之典源,提供參考。 #《孔叢子.論勢》1>秦兵攻趙,魏大夫以為於魏便。子順曰:「何謂?」曰:「勝趙,則吾因而服焉;不勝趙,則可乘弊而擊之。」子順曰:「不然。秦自孝公以來,戰未嘗屈。今皆良將,何弊之乘?」大夫曰:「縱其勝趙,於我何損?鄰之不修,國之福也。」子順曰:「秦,貪暴之國也,勝趙必復他求,吾恐於時受其師也。先人有言:『燕雀2>處屋,子母相哺,喣喣3>然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4>,棟宇將焚,燕雀顏不變,不知禍之及己也。』今子不悟趙破,患將及己,可以人而同於燕雀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呂氏春秋.有始覽.諭大》、《呂氏春秋.士容論.務大》。
(2)...
|
朝四暮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朝三暮四」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齊物論》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1>賦2>芧3>,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4>,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 〔注解〕
(1) 狙公:相傳為古時善養猴者,能以智弄群猴。狙,音ㄐㄩ,猴子。
(2) 賦:給予。
(3) 芧:音ㄒㄩˋ,橡樹的果實。
(4) 虧:耗損、減少。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