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56.2516 ms
共 1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執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對人的敬稱。宋.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太尉執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明.鄭成功〈與荷蘭守將書〉:「執事率數百之眾,困守城中,何足以抗我軍?」
|
束裝盜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直不疑官居郎位時,有同僚返鄉,誤持其同舍郎之金離開,後同舍郎發覺,懷疑是直不疑所盜,直不疑並不辯解,另買金賠償,直到返鄉者回來,歸還誤拿之金,方真相大白。典出《漢書.卷四六.直不疑傳》。後以比喻無故受人懷疑。南朝宋.顏延之〈庭誥〉:「況動容竊斧,束裝盜金,又何足論也。」
|
氣壯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氣勢如高山大河般雄壯豪邁。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三二齣:「生離死別何足慮,但願得早旋旌旆,氣壯山河金戈挽落暉。」也作「氣壯河山」。
|
王羲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壯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餘區區之類,何足論哉!」唐李白有詩《王右軍》曰:「右軍本清真,瀟灑出風塵。山陰過羽客,愛此好鵝賓。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書罷籠鵝去,何曾別主人。 著作唐太宗時,王羲之的書法有3000多卷,到宋太宗時只有160餘件,今天全世界存世的王羲之摹本僅有20件。快雪時晴帖 (唐代摹本,和中秋帖及伯遠帖合稱三希,國立故宮博物院藏)蘭亭序 (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顏真卿之祭侄文稿為"第二",蘇軾之黃州寒食詩帖為"第三"),神龍本,藏於北京故宮博...
|
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串錢的繩索,泛指錢幣。同「繈」。《文選.左思.蜀都賦》:「藏鏹巨萬。」唐.白居易〈贖雞〉詩:「與爾鏹三百,小惠何足論。」
|
排難解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魯連笑曰:『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取也。』」指為人解圍。《舊唐書.卷一七九.張濬傳》:「若能此際排難解紛,陳師鞠旅,共誅寇盜,迎奉鑾輿,則富貴功名,指掌可取。」清.李漁《意中緣》第二七齣:「況且排難解紛是我輩的常事,何足為奇?」也作「排患解紛」。
|
孝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天子章•第二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甫刑》雲:「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諸侯章•第三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
|
些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許、一點兒。如:「些許小事」、「些許微物,何足掛齒!」也作「些須」。
|
不痴不聾,不作家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故作痴呆,不裝聾作啞,就無法當人家的公婆。「不痴不聾,不作家翁」比喻作公婆的對於兒媳之間的爭吵,不必認真,偶然裝糊塗一下也不妨。《資治通鑑.卷二二四.唐紀四○.代宗大曆二年》:「鄙諺有之:『不痴不聾,不作家翁。』兒女子閨房之言,何足聽也!」
|
假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縱使。《董西廂》卷八:「心上有如刀刺,假如活得又何為,枉惹萬人嗤!」明.高明《琵琶記.旌表》:「人之孝者亦多,卑人何足稱孝?假如周公、曾子之孝,亦是人子分內之事,何足旌表?」也作「假使」。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