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空曠冷清、偏。如:「荒涼」、「荒郊野外」。唐.吳融〈野廟〉詩:「古原荒廟揜莓苔,何處喧喧鼓笛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村落。[例]村塢、遠鄉
逐臭之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逐臭味的人。後用以比喻有怪的人。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人各有所好尚,蘭茞蓀蕙之芳,眾人之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敬而遠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表示尊敬,但保持距離,表現出既不親近也不得罪的態度。語本《論語.雍也》。[例]他的個性孤怪異,同學們都對他敬而遠之。
不欺暗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獨處隱處,亦居心端正。形容坦誠磊落。《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雖然錢秀才不欺暗室,與小女即無夫婦之情,已定了夫婦之義。」《野叟曝言》第一八回:「至于淫媟之事,休要說白相公是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即賤婢下人,亦知以禮自持,不欺暗室。」也作「不侮暗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靠背的坐具。如:「板凳」、「長凳」。《紅樓夢》第六二回:「都走來看時,果見湘雲臥於山石處一個石凳子上,業經香夢沉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城鎮以外耕地較多,人口較不稠密的地區。如:「鄉村」、「窮鄉壤」。
同病相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闔閭見白喜而問曰:「寡人國遠,東濱海,側聞子前人為楚荊之暴怒,費無忌之讒口,不遠吾國,而來於斯,將何以教寡人?」喜曰:「楚國之失虜,前人無罪,橫被暴誅。臣聞大王收伍子胥之窮厄,不遠千里,故來歸命,惟大王賜其死。」闔閭傷之,以為大夫,與謀國事。吳大夫被離承宴問子胥曰:「何見而信喜?」子胥曰:「吾之怨,與喜同。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1>。驚翔之鳥,相隨而集。瀨2>下之水,回復俱流。』胡馬望北風而立,越鷰向日而熙,誰不愛其所近,悲其所思者乎?」被離曰:「君之言外也,豈有內意,以決疑乎?」子胥曰:「吾不見也。」被離曰:「吾觀喜之為人,鷹視虎步,專功擅殺...
深居簡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能世世代代相傳而固守著傳統的文化,就像鳥兒,一低頭就是要覓食;一抬頭,就會環顧四方;野獸們藏身在隱的深山,很少出來活動。這都是因為害怕其他的動物會傷害自己,因而時時提高警覺,但是這樣的小心翼翼,仍然無法擺脫弱肉強食的危險。現今百姓過著安詳而閒暇自得的生活,與禽獸差別很大,就是因為遵行儒家思想,所以怎能迷信佛老思想呢?文中處處可見韓愈護衛儒家傳統的堅定立場。後來「深居簡出」被用來指人平日待在家裡,很少外出。
洗耳恭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據《元曲選》引)1>小官聞知大王避難漢江,因風浪陡作,將夫人小公子都送下水,可怎生又得完聚?敝國遠,不知其詳,請大王試說一遍,容小官洗耳恭聽。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參考資料〕 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由,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也。……由為人據義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聞堯讓而去,其友巢父聞由為堯所讓,以為汙己,乃臨池洗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