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7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至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勞很大。如:「榮民對中部橫貫公路的開發厥至偉。」
自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憑藉著自己的勞而驕傲自滿。如:「一個謙和自守的人,絕不居自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德是民間超度亡魂的宗教儀式。在臺灣民眾相信人死之後有靈魂的存在,因此在傳統的儒家喪葬禮俗舉行之外,多有請僧人、道士行宗教儀式的習慣。人們認為人在斷氣之前,搬舖於正廳,等斷氣之後就要入斂,然後入棺一段時間,即七七四十九天,每逢七就要請僧道講經禮懺。其中要召魂前來,到齋壇前聽經聞懺,因為經由僧、道啟請,仰仗慈悲的地藏王菩薩或太乙救苦天尊不可思議的德力,使孤幽懺悔其生前所犯的罪、所結的冤,而解除的力量就來自諸神的赦免。所以逢七作德,就是喪家(孝養)盡其心力,請求神的慈悲法力,解脫亡魂的痛苦。道教的經懺和齋儀,又特別根據個人有關三魂七魄的魂魄觀,祈請慈悲法力來「水火煉度」,使魂魄合一之後能...
鄭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24~1662)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賜姓朱,改名成,為明末南安人。父平國公鄭芝龍降清,成遁入海島與父絕。桂王封之為延平郡王招討大將軍,命率師攻閩浙,又大舉下江南各地,圍南京,祭孝陵,後兵失利,退取臺灣作為根據地,仍奉明年號,未幾而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業與德行。《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序》:「所以親親賢賢,褒表德。」
2.佛教稱行善所生的利益。《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內中必有值錢之物,被人拾去不妥。莫如在此等些時,有人來找,交還與他,也是一件德之事。」
3.用作善事的反話,為教訓、懲罰的意思。《金瓶梅》第二三回:「賊汗邪囚根子!看我到明日對他說不說,不與你個德也不怕,狂的有甚些摺兒也怎的!」
教育制度的社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制度的形成受都市化、工業化與專業化等社會趨勢的影響,其能也隨社會的經濟、政治與社會發展而改變;教育制度基本上有益於社會秩序的穩定與變遷。
  1.教育制度對社會穩定的貢獻
  文化再製是教育制度的主要效果之一;學校有部分的責任將社會的信仰、價值、情操、知識與行為模式,由上一代傳遞給下一代,這種社會化過程是持續現有文化模式而不偏離。當學校灌輸兒童社會價值,要求忠誠於社會傳統制度時,學校會發揮社會控制的能。社會價值的內化使社會成員支持社會秩序,進而能夠自律。
  在現代社會,學校會培養公民,支持國家的價值與制度。當學校進行有關認知、技術的教導時,就在努力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效能。《漢書.卷八三.薛宣傳》:「效卓爾,自左內史初置以來未嘗有也。」《紅樓夢》第六二回:「你瞧你們那邊這幾日,七事八事,竟沒有我們這邊的人,可知是這門關的有效了。」
自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憑藉著自己的勞而自大自滿。如:「組長總是默默奉獻,從不居自恃,因此深獲好評。」
伐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誇耀自己的勞和長處。《晉書.卷四八.段灼傳》:「艾性剛急,矜伐善,而不能協同朋類,輕犯雅俗,失君子之心。」《周書.卷二九.王勇傳》:「勇性雄猛,為當時驍將。然矜伐善,好揚人之惡,時論亦以此鄙之。」
折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勞來抵消罪過。《西遊記》第八回:「你可跟他做個徒弟,往西天走一遭來,將折罪,管教你脫離災瘴。」《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便思量一個計較,周全他,等他好將折罪。」也作「將贖罪」、「以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