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4.22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海內無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步天下,無人能及。《文選.東方朔.答客難》:「好學樂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為智能海內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
壽陵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邯鄲學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秋水》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通達事理,博聞善辯。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則以為公孫龍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
摘句搜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尋章摘句」之典源,提供參考。 《吳書》(據《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咨字德度,南陽人,博聞多識,應對辯捷,權為吳王,擢中大夫,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吳王頗知學乎?」咨曰:「吳王1>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2>,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3>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注解〕 (1) 吳王: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經略:經營謀劃。 (3) 效:取法。
方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道而博聞。《漢書.卷六.武帝紀》:「故詳延天下方聞之士,咸薦諸朝。」
彊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憶力特強。《荀子.解蔽》:「博聞彊志,不合王制,君子賤之。」唐.韓愈〈與祠部陸員外書〉:「彊志而婉容,和平而有立。」也作「強記」、「彊識」。
研深覃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學問精深獨到。宋.錢易《南部新書.序》:「潛心國史,博聞強記,研深覃精,至于前言往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