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7.32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借花獻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順水人情,慷他人之慨辨似: 佛,音ㄈㄛˊ,佛陀。不可寫作「拂」。 「借花獻佛」及「慷他人之慨」都有用別人的東西做人情的意思。 「借花獻佛」多用在轉送物品上,不一定是負面義;「慷他人之慨」常用在錢財上,多是負面義。 借花獻佛 慷他人之慨 辨似例句 ○ ㄨ 這是別人送給我的禮物,現在我~,轉送給你。 ㄨ ○ 原以為老王今天這麼慷慨,請大家吃冰,原來是~,錢是主任出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似袋子的東西。如:「膽囊」、「毛囊」、「氣囊」。《紅樓夢》第三回:「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結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堅固、紮實。《文明小史》第二六回:「原來是一位女學生身體太胖了,椅子不結實,腿兒折了,幾乎仰翻過去。」
故態復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拔不出來。有一位朋友知道了,就送給劉禹錫一塊磨刀石。劉禹錫用這塊磨刀石砥勵寶劍,磨去鐵鏽,讓寶劍恢復原來的面貌。劉禹錫又把人世的順逆際遇都當成自己的砥石,勉勵自己要克服困境,磨去自身的缺點,成為賢能的人。後來「故態復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老毛病又犯了。出現「故態復萌」的書證如明.梅鼎祚《玉合記》第二九齣:「不欺師父,韓郎遣信到此,不覺故態復萌,情緣難斷。」
急流勇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蕩寇志》第六○回:「原來召忻自隨從希真收復新泰之後,召忻因記起那年山陰道上仙聖的指示,曾教他功成之後,急流勇退,切不可乘興直前,自取沉溺之禍。」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文明小史》第五二回:「原來饒鴻生在兩江制臺面前告奮勇的時候,不過是個一鼓作氣,他說要遊歷英、法、日、美四國,不免言大而誇。」
淙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狀聲詞:(1) 形容水流動的聲音。[例]登山隊員順著淙淙的流水聲,找到了泉水源頭。 (2) 形容樂器所發出的聲音。[例]樹林裡傳來一陣陣淙淙的琴聲,原來是有人在那兒彈古箏。
唇亡齒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息專門去虞國找回寶玉和良馬,當面歸還給晉獻公。晉獻公望著失而復得的寶物,十分得意地說:“寶玉還是我原來的那一塊,沒有變樣;只是這馬又多長了一顆牙齒,比去年大一歲了。”虞國國君為了貪圖眼前的一點小利,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結果招致亡國的巨大災難,這個深刻的歷史教訓,是值得後人深思的。晉侯再次向虞國借道去征伐虢國,宮之奇進諫說:“虢國,處在虞國的外面。虢國如果滅亡了,虞國必然跟著滅亡。有言﹕輔車(頰骨與牙床)相依,唇亡齒寒,所指的就是虞國和虢國之間的相依關係。”結果虞國國君沒有聽從勸告,晉國在滅了虢國後,順便也滅了虞國。沒有嘴...
期期艾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說:「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周昌因為有口吃,加上又急又怒,原來想說「臣期(極)知其不可」、「臣期(極)不奉詔」,卻說成「期期」,引得劉邦大笑,這件事就此作罷。 「艾艾」則是出自晉.裴啟《語林》。根據記載,三國時魏國大將軍鄧艾也有口吃的毛病,他在講到自己的名字「艾」時,老是重複說成「艾艾」。當時的丞相司馬懿聽了故意問他:「你一直說『艾艾』,到底是多少個『艾』?」鄧艾則回答:「就如『鳳兮鳳兮』代表一個『鳳』是一樣的。」「鳳兮鳳兮」出自於《論語.微子》,是楚人接輿唱給孔子聽的一首歌中的首句。原歌為:「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
不可思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道菩薩安坐,那些寶座華美無比,而且又高又大,看來並非小小的空間可以容納。沒想到這些寶座從天而降時,原來小小的房子就好像也變大了,三百二十萬個寶座置於其間,一點都不顯得擁擠。維摩詰解釋著說:「在諸佛與菩薩中,有一種解脫法門叫做『不可思議』,在此境界者,無須將任何事物放大或縮小,便可使高大的須彌山容納於小小的芥子中。」所以能如此,乃因一切法空,所有現象本無實體,為虛幻之存在,須彌山的大並非真有,芥子的小亦為虛幻,是以芥子能容須彌山,一切眾法絕不相礙。維摩詰居士透過屋納寶座這樣神奇的演示,揭示了修行的途徑,也就是必須直觀一切法的真相,才能證悟真理。而此境地是神妙不可言喻的,也就是不思議解脫法門。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