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7.6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暢所欲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黃庭堅〈與王周彥長書〉(據《豫章先生遺文.卷三》引)七月戊辰某敬報周彥賢良足下:成都呂元鈞,某之故人也。解梓州而遇諸途,能道榮川土地風氣之常。嘗問之曰:「亦有人焉?」元鈞曰:「里人王周彥者,讀書好學而有高行。……」其地與蠻夷唇齒,其俗以奔薄相尚,尊爵祿而貴衣冠,乃有周彥者,其古人之流乎!豈不卓然獨立於一世哉?……周彥1>其稽2>孔、孟之學3>而學其文,則文質彬彬4>,誠乎自得於天者矣!異日,將以我為知言也。紙窮不能盡所欲言,惟高明裁5>。 〔注解〕 (1) 周彥:王周彥,宋朝人,與黃庭堅相善,生卒年不詳。 (2) 稽:音ㄐ|,考證、考核、查考。 (3) 孔、孟之學:以孔子、孟子為代表...
名韁利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ㄨˊ。 (7) 顏、閔:顏回(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魯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閔子騫(西元前536∼前487)名損,字子騫,春秋魯人。孔子弟子,以孝友聞,和顏回同列德行科。 (8) 極摯: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9) 繫攣:戀念不捨。攣,音ㄌㄩㄢˊ,通「戀」。 (10) 世教:當世的正統思想、禮教,此指周公、孔子之儒教。 (11) 眩曜:迷惑、惑亂。〔參考資料〕 ■漢.東方朔〈與友人書〉(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卷二五.東方朔》引)不可使塵網名韁拘鎖。怡然長笑。脫去十洲三島,相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切、偏激。《論語.陽貨》:「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
改弦更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改絃易張注音︰ㄍㄞˇ ㄒ|ㄢˊ |ˋ ㄓㄤ漢語拼音︰gǎi xián yì zhāng釋義︰即「改弦更張」。見「改弦更張」條。 01.《三國志.卷四八.吳書.三嗣主傳》:「評曰:『……休以舊愛宿恩,任用興、布,不能拔進良才,改絃易張,雖志善好學,何益救亂乎?』」 02.《陳書.卷三○.傅縡列傳》:「陛下如不改絃易張,臣見麋鹿復遊於姑蘇臺矣。」 參考詞語︰改調解張注音︰ㄍㄞˇ ㄉ|ㄠˋ ㄐ|ㄝˇ ㄓㄤ漢語拼音︰gǎi diào jiě zhāng釋義︰猶「改弦更張」。見「改弦更張」條。 01.《宋書.卷二.武帝本紀中》:「臣荷重任,恥責實深,自非改調解張,無以濟治。」 參考詞語︰...
不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停止,繼續不斷。[例]力行不輟、好學不輟
喪心病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授,號稱鄒、魯大儒。 (2) 玄成:韋玄成(?∼西元前36),字少翁,漢朝魯國鄒人。韋賢少子。少好學,修父業,謙遜下士,以明經擢為諫大夫,遷大河都尉。後以讓爵辟兄事,宣帝高其節,以為河南太守。 (3) 陽:通「佯」,偽裝。
義正詞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義正辭嚴」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歐陽修〈讀張李二生文贈石先生〉詩(據《歐陽修全集.卷二》引)先生二十年東魯,能使魯人皆好學。其間張續與李常,剖琢珉石得天璞。大圭雖不假雕琢,但未磨礱出圭角。二生固是天下寶,豈與先生私褚橐。先生示我何矜誇,手攜文編謂新作。得之數日未暇讀,意欲百事先屏卻。夜歸獨坐南窗下,寒燭青熒如熠爚。病眸昏澀乍開緘,燦若月星明錯落。辭嚴意正質非俚1>,古味雖淡醇2>不薄。千年佛老賊中國,禍福依憑群黨惡。拔根掘窟期必盡,有勇無前力何犖。乃知二子果可用,非獨詞堅由志確。朝廷清明天子聖,陽德彙進群陰剝。大烹養賢有列鼎,豈久師門共藜藿。予慚職諫未能薦,有酒且慰先生酌。 〔注...
顏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521~前490)字子淵,春秋魯人,孔子弟子。天資明睿,貧而好學,於弟子中最賢,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後世稱為「復聖」,列於孔門德行科。也作「顏子淵」、「顏淵」。
汲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吸取、吸收。[例]陳老先生不斷的汲取新知,好學不倦的精神不輸給年輕人。
杜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風格3 詩作4 藝術特色 生平 杜甫(西元712 - 770),字子美,號少陵野老,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有稱杜工部。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他自小好學,七歲便能作詩,二十歲後各處漂泊。杜甫客居長安十年間,仕途失意,過著貧困的生活。安史亂後,杜甫投奔肅宗,任左拾遺,後因直諫被貶華州,759年棄官西行,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築茅屋而居。晚年曾在四川成都任檢校工部員外郎,不久又再過著流離顛沛的生活。最後病卒於嶽陽,享年五十八歲。著作有《杜少陵集》。 風格 歷經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作品多是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